心理健康阳光教育心理健康阳光教育蔡晓红主编•第一章心理健康•第二章自我探索•第三章人际交往•第四章学习指导•第五章情绪管理•第六章挫折教育•第七章职业心理•第八章情感天地•第九章网络导航第一章第一章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第二节中职生的心理发展、现状及成因第一节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心理健康概述一、心理健康的含义一、心理健康的含义心理健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指不具有某种疾病或病态心理。而广义的心理健康则是指一个人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即健全的人格。二、心理健康的标准二、心理健康的标准(一)学习方面的心理健康具体地说,青少年学习方面的心理健康,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1.表现为学习的主体2.在学习中合理使用体脑,促进体脑发展3.在学习中获得满足感4.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5.在学习中排除不必要的恐惧6.在学习中保持和现实环境的接触(二)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健康(二)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健康在人际关系方面,心理健康表现在六个方面:1.能够客观地评价他人2.能知道彼此的权利和义务3.真诚的赞美和善意的批评4.关心他人的需要5.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性6.积极地沟通(三)自我方面的心理健康(三)自我方面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人往往能正确地认识自我、约束自我和控制自我,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能够正确地评价自我2.具有自制力3.及时正确地归因4.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5.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努力方向6.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青少年朋友要想拥有健康的体魄,不仅需要维护生理上的健康,更要维护心理上的健康,这才是现代的、真正意义上的健康。青少年学生要想维护身体、心理的全面健康,就要学会心理健康的维护,从而排解心中的忧虑和烦恼,全面解决成长中的问题,走出过去的阴影,摆脱所有的困惑,成为一名自信、快乐、健康向上的“阳光青少年”,为将来步入成功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节中职生的心理发展、现状及成因第二节中职生的心理发展、现状及成因一、中职生的心理发展一、中职生的心理发展(一)智力的长足发展由于青少年时期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教学活动向学习者所提的要求有了质的变化,加上活动范围的扩大,使得个体的认知能力和言语都有了新的发展。(二)人生观、世界观的初步形成青少年期是人格急剧变化和逐步定型的阶段,人生观、价值观在该时期逐步形成,开始对社会中各种现象产生浓厚兴趣,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但还缺乏责任感,常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对社会评头论足。(三)情绪、情感特征青少年的情绪和情感已趋向成熟和稳定,但与成人相比,又显得动荡不稳。(四)意志特征青少年的意志发展迅速,但还不完全成熟。二、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二、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表表1-11-1职高新生心理适应不良情况职高新生心理适应不良情况女生男生总体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躯体化3118.321155216.8强迫3923.128206721.7人际关系2816.62014.34815.5抑郁2112.453.6268.4焦虑4224.82316.46521敌对性22132417.14614.9恐怖271685.73511.3偏执271621154815.5三、影响中职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三、影响中职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一)学生自身心理因素(二)家庭因素1.家长的文化程度2.家长的教养方式3.家长的行为举止4.家庭成员的关系5.经济地位(三)学校因素(四)社会因素本章完返回章首第二章第二章自我探索自我探索•第一节认识自我•第二节超越自卑•第三节相信自我•第四节培养个性第一节第一节认识自我认识自我一、自我的内涵一、自我的内涵自我是指人对自身以及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从知、情、意三方面分析得知,自我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三个层次(如表2-1所示)。表表2-12-1自我认识自我认识自我自我认识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尊、自信自卑、自负内疚、自责自豪感成功感、自我效能感自我调节自主、自立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教育二、自我评价二、自我评价(一)自我评价的内涵(一)自我评价的内涵自我评价是自我认知的最主要方面,是指对自己身高、体重等生理自我自我评价是自我认知的最主要方面,是指对自己身高、体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