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活教育中区域活动的重要性曹必月扬中市三跃中心幼儿园摘要:幼儿园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探索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活动。它以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深受幼儿的喜爱。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内容论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看来“生活即教育”,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法、教育的环境都可以从生活中来。幼儿是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只有从幼儿生活和成长的需要出发,才能为幼儿开发出源源不断的行之有效的课程资源。他的生活教育内容博大无比,是动态的,因生活的变化而变化。陶行知又说:“唤起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情,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又说“治学以兴趣为主,兴趣愈多,则从事弥力,从事弥力则成效愈著。”结合教学实际,我从中得到的体会是:幼儿的区域活动素材来源于生活,出发与幼儿兴趣,只有在与周围环境积极互动的基础上,幼儿才能主动地进行有效的区域活动。关键词:生活兴趣材料障碍及解决一、问题的提出区域活动以它特有的功能深受幼儿的喜爱,但在实践中常常会因为种种的困惑感到束手无策,以至于区域活动流于形式,造成有内容而无实质。比如(1)如何创设与主题活动内容相应的区域?(2)如何投放难易程度不同的材料以满足孩子们多方面的需求?(3)如何使区域活动对幼儿学习真正起到支持作用?这些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已经严重阻碍课程改革的发展。那么,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区域活动的有效性?对此我们进行了探索。1.区域设置形式化教师们都能想方设法的为幼儿创设优良的活动区角,可往往有的教师会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来设置区角和主题,没有考虑到幼儿当前的兴趣和需要。因此,无法吸引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区域活动;有的班级则一学期区域活动主题固定不变,幼儿对此慢慢失去了兴趣,活动区角变得越来越冷清。2.材料投放目的性不明确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活动材料是幼儿开展区域活动的一项重要的连接。但实际活动中,我发现有投放材料单一、不丰富等情况,满足不了幼儿的需要,无法引起幼儿的操作、探索;另外还存在材料的投放忽视幼儿年龄特点,无难易差异、材料的更换不及时等问题。3.教师指导欠恰当(1)教师过于主体化。有的教师对于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清楚,仍旧以主导的形式进行指导,完完全全失去了以幼儿为中心的精神,忽略了幼儿的自我学习,甚至为了自己的引导而打断幼儿,反而让幼儿产生逃避之心。(2)幼儿过于自主化。有的教师不知道幼儿在想什么,想干什么,不了解孩子已有的经验和水平,对幼儿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缺少对幼儿的跟踪观察,未制定幼儿的将来发展方向。二、解决方法针对存在的区域活动问题,让我们来发现美国幼儿园是怎样进行区域活动的。美国幼儿园3个小时的半日活动由1个半小时的集体教学,1个小时的区域活动和半个小时户外游戏组成。这些区域包括了阅读区,写字区,数学发现区,电脑游戏区,美工区和角色游戏区等等。可以说,区域活动作为不可缺少的幼儿园活动,既满足了5~6岁幼儿的游戏需求,又避免了幼儿园的完全小学化。孩子在1幼儿园感受小学生活,学习基本读写算的同时,又有充足的时间游戏。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具有与成人活动、工作和劳动同样意义。而区域活动则成为幼儿一种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有着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在随着学习《新纲要》以及新课改精神的深入,我们都能感受到区域活动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而区域活动却是幼儿园的薄弱环节之一。那怎样为幼儿提供一个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区域活动呢?我认为要围绕以下几方面综合考虑。(一)活动环境——体现层次性环境是幼儿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社会、心理条件的综合,是幼儿发展的资源。只有通过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幼儿的区域活动才能得以生成和开展。幼儿才能有更多的自主活动的机会,因而合理的区域布置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重视。顺应这一趋向,我有幸担任起为幼儿园布置“操作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