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一、改变弊端,以生为本我们当前的作文教学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弊端,不利于学生的写作,首先表现在老师随意布置作文题,想到什么翻到什么就布置什么,作文训练缺少整体规划与思路,老师准备得不充分,没有明确的写作目的,就很难指导学生写作,学生作文时自然也就无所适从了。其次平时的作文训练内容单调、枯燥,不注重生活积累,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而这样的题目要学生做到有话可说,发挥出作文水平来,真的很难。我想何不给学生以创作的自由空间,让学生从自己熟悉且感兴趣的话题入手,驰骋思维的想象空间,写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文章呢?初中生大都涉世未深,见识不广,生活范围相对狭窄,所以我们要尽量回避那些学生无话可写的题目,不然的话学生即便写了作文交差,想来多半也是敷衍了事,凭空编造,词不达意,很难出精品。因此在话题上要注重话题应贴近生活。对于刚升入初中的新生,面对新的学校、新的老师、新的同学,肯定也有新的感受这个阶段我们可以“新”为话题让学生作文,指导学生写作时告诉他们要写出自己的特色,不能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这个阶段也是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较陌生的时期,我们以“展现自我”的话题作文。第二个阶段学生已经熟悉了周围环境,也开始适应初中生活和初中学习,思想也日渐成熟,看待问题也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此时我们就他们的成长让他们自己回顾总结一下,也是学生乐意的,请他们以“成长的烦恼”、“成长的快乐”、等为话题,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想象乐趣。我们引导学生关注了自己的生活和成长,同时我们也要引导他们关注他人和社会。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父母、老师、学校甚至整个社会,如何对待这些爱护帮助他们的人,对他们要说些什么呢让学生以“感恩”为话题,抒发真情,畅所欲言。贴近学生的生活又有自由度的题目,学生见了定会眼睛一亮,精神振奋,产生出强烈的写作冲动。当然,除了话题式作文训练外,我们还可以训练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等等,注意作文训练的多样性,让学生有选择,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命题进行充分的自由创新写作。无论怎样使学生有事可叙,有人可记,有景可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二、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悟生活,使学生写作有源头活水。初一时我们就要培养学生做个有心人,要求学生每周写三篇短文,随时记下生活中触动心灵的一瞬,老师每周也能进行一次讲评,作文讲评注重真实、以情动人的文章,让学生明确从生活中选材,提炼思想的重要性,进而培养他们处处留心皆学问、皆素材的写作素养。其次阅读是学生深入生活,体验生活,领悟生活,提高认识生活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张志公先生说得好:说到最根本处,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得从阅读教学入手。而老师总是为学生看形形色色的课外书而头痛,其实只要我们引导得好,又何必“谈书色变”呢?阅读是间接的生活积累,学生写作无话可说,也是阅读量不够造成的,这里虽然有客观的原因,但是缺少老师的引导也是主要因素。所以应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阅读课外书籍。教师可以推荐几本书,学生也可自荐书目。为了使读书有效,让学生写读后感,每两周进行一次读书交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使人丰富阅历,扩展眼界,在长期的读书积累中,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就有了坚实的基础。除了有意识,多方位提醒,督促学生观察社会,老师也要在写作规范、写作技巧上指导点拨。初一学生的写作基本功还未掌握好,有些学生连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也辨别不清。我们可以先进行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单项练习,这种单项训练篇幅短小,笔力集中,学生易于掌握,为进一步写综合性的内容复杂的文章打下了基础。三、及时批改、讲评学生的作文,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有教育家说好孩子是被夸出来的。可见,鼓励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学生每写完一篇作文,多多少少有些成就感,毕竟那是他们劳动的结晶。每次课堂写作训练,我总见几个先完成作文的同学,私下交流着自己的作品,足见他们期盼别人对自己作文的评价。因此教师批改作文应及时,不超过一周的时间。以使学生对作文的期望值不减。批改时我们既要寻找每个闪光点又要指出文中明显的失误,既要有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