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古诗四首修订VIP免费

古诗四首修订_第1页
1/25
古诗四首修订_第2页
2/25
古诗四首修订_第3页
3/25
《春望》我读《春望》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一、音读杜甫:唐代大诗人。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后世称之为杜工部、诗圣。祖籍襄阳(今属湖北)。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篇现存有1400多首。它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内容深刻。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春望》的写作背景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冬,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六月攻破潼关,玄宗奔蜀,长安沦陷。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属宁夏)即位。八月,杜甫投奔肃宗,途中被叛军捉住带到长安。《春望》这首诗写于肃宗至德二年(757)三月。对照注释,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如:国、烽火、家书、浑、胜、簪二、义读四、美读1、独立赏析诗歌,在书上作批注;2、小组成员交流批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此联历来有两种解释:(1)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流泪,闻鸟儿惊心;(2)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你赞成哪种解释,为什么?小结:诗人通过眺望沦陷长安的破败景象,触景伤怀,抒发了忧国思家的感情。背诵诗歌(二)泊秦淮(二)泊秦淮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杜牧(803—约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属县)人,晚唐诗人。李杜,小李杜《泊秦淮》写作背景六朝故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城中的秦淮河一带,是著名的游览胜地。晚唐诗人杜牧夜泊秦淮,听到酒店歌女在唱陈后主时流行的歌曲,不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此诗,以抒发心中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模仿刚才学习《春望》的方法,自学《泊秦淮》。1.音读:读准字音,节奏。2.义读:掌握重点字词的解释。如“笼”、“犹”等。3.美读:体会诗境,领会诗人的感情。小组合作交流展示4号:音读,读准字音,节奏。3号:义读,解释重点字词的含义。2、1号:美读,选择一句话进行赏析,体会诗境。思考最后两句作者是斥责歌女吗?为什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表面是说卖唱的女子不懂亡国之恨,那些不顾国家安危,明知是亡国之音却偏要听演唱的人,才是真正的罪人。诗人针砭时弊,抒发心中的不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患意识。小结《泊秦淮》中多年积蓄心头的兴亡感慨喷涌而出,而艺术表现上却委婉含蓄,借景抒情,让人悟到言外之意,被誉之为绝唱。《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三)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背景:陆游罢官居住家乡山阴(绍兴),抗金收复失地是他不能忘怀的事。他因风雨大作而思绪万千,既想到南宋王朝在风雨中飘摇,岌岌可危的现实,又浮起到前线作战挽救国家危亡的企望。请结合情景,对你的邻居读读诗歌,说说诗意,猜猜主旨。南宋光宗绍熙三年,68岁的我(陆游)闲居在农村。农历十一月四日夜,突然狂风暴雨……我猜测这首诗的主旨是……小组合作小结这首诗语言朴实明快、豪放流畅、通俗平易;表现方法上采用“寄情于梦”。全诗写出作者至老不衰的爱国豪情,也饱含壮志难酬的痛切愁思。过零丁洋文天祥,字宋瑞,吉水人(今属江西)。宋理宗时中状元,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奉命至元营议和,因据理抗争而被拘,后脱险逃出,并率兵抗元,兵败而被俘。在拘囚中,经敌人多方折磨,百般诱降,但临死不屈,终被元军杀害。他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也是南宋末著名的爱国诗人。自主学习1.自学本诗,了解诗意。2.思考:诗人怎样表达国家面临危亡的沉痛心情?怎样把个人的遭际和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3.交流诗意,讨论问题。小组合作诗人以“风飘絮”比喻国家无可挽回的败局;以“雨打萍”比喻个人政治生涯一生浮沉。这一联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的命运,将个人艰难困厄的遭际与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怎样表达国家面临危亡的沉痛心情?怎样把个人的遭际和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首诗将叙事与抒情结合起来,将个人的经历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最后两句的议论表现出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小结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古诗四首修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