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35题,每题2分,共计7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人体细胞的生活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是指A.细胞内液B.细胞外液C.体液D.组织液2.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都有很大差别的一项是:A.细胞外液B.细胞内液C.血浆、淋巴、组织液D.内环境3.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A.血液和组织液B.血浆和组织液C.淋巴和血浆D.淋巴和组织液4.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葡萄糖B.血红蛋白C.呼吸酶D.纤维素5.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主要方面不包括A.酶浓度B.温度C.渗透压D.pH6.组成内环境的三种主要成分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互关系,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A.血浆组织液B.组织液→淋巴C.淋巴→血浆D.淋巴→组织液7.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B.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C.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D.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8.人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A.下丘脑B.骨髓C.大脑D.垂体9.恒温动物之所以能够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其原因是A.机体产热大于散热B.机体产热小于散热C.机体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D.体内物质代谢速率比变温动物快10.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和释放部位分别是A、肾脏和垂体B、垂体和垂体C、下丘脑和垂体D、大脑皮层和垂体11.当健康人处于炎热、缺水的环境中,会发生A.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减少B.皮肤汗腺的分泌增强C.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D.皮肤毛细血管收缩12.不科学的生活方式使得有“富贵病”之称的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当糖尿病病情严重时,通常需要注射的药物是A.胰高血糖素B.生长激素C.胰岛素D.甲状腺激素13.下列关于血糖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正常血糖浓度的维持只与激素调节有关B.饥饿时肌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补充血糖C.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平衡14.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在人体血糖调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胰岛A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水平升高B.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水平降低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水平降低1D.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水平升高15.关于艾滋病的说法错误的是A.艾滋病是一种遗传病B.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C.艾滋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染D.与静脉吸毒者共用一个针管会传染艾滋病16.下列组织细胞中,属于免疫细胞的是A.红细胞B.效应T细胞C.肌细胞D.神经细胞17.人类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研制相应疫苗迫在眉睫。人体接种疫苗后会产生相应抗体,产生抗体的细胞是A.吞噬细胞B.效应T细胞C.记忆细胞D.浆细胞18.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会引起结核病,体内接触该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A.浆细胞B.T淋巴细胞C.B淋巴细胞D.效应T细胞19.人体大面积烧伤后,容易发生病菌等感染,主要原因是患者的()A.过敏反应增强B.细胞免疫作用减弱C.浆细胞数量减少D.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20.有关过敏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称为过敏原B.过敏反应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有关C.过敏反应发作快,消退得也快D.过敏反应在第一次接触过敏原时就会发生21.将某抗原先后两次注射到同一个小鼠体内,其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属于细胞免疫B.A的形成主要与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有关C.再次注射抗原发生的反应比初次反应更强D.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22.不同激素的作用方式有一些共同特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激素作用特点的是A.微量和高效B.通过体液运输C.迅速、准确D.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23.在进行人工淡水鱼养殖过程中,为了促进雌鱼排卵,多产鱼苗提高产量,可以将同种性成熟鱼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这主要是因为提取液中含有垂体细胞合成的A.甲状腺激素B.蜕皮激素C.胰岛素D.促性腺激素24.下列有关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