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应试技巧与方法张光明2015年湖北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中对理科综合考试的能力要求一、理解能力二、推理能力三、分析综合能力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五、实验与探究能力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查知识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一.审题•审题是解题者对题目信息的发现、辨认、转译的过程,它是主体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活动,并有思维的积极参与,它是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骤,它是解题全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细致深入的审题是顺利解题的必要前提.审题是一个有目的、有步骤的认知活动,这一活动的主要形式是读、思、记.•一般说来,当拿到题目时,首先要对题目的文字和附图阅读几遍.读题时要先粗读后细读,由整体到局部再回到整体.即应先对题目有一个粗糙的总体认识然后再细致考察各个细节,最后对问题的整体建立起一幅比较清晰的物理图象.要把题目的信息弄得十分清楚并深深地印入脑海,以致你暂时不去看它,也不怕把它完全忘记掉.在这一系列活动中,主要任务是一是发现信息,二是转译信息,三是记录信息.•审题的要求是1.细致2.准确3.全面4.深刻。题目中的关键词句1.情景描述:(1)水平(2)竖直(3)光滑(4)固定的(5)足够大(长)等(6)静止的2.研究对象的描述:(1).重力忽略不计(重力不可忽略),轻质的(2).阻力是否不计或恒定不变(3).恰好作圆周运动(4).恰好离开斜面,刚好从边界飞出去等临界问题(5).垂直达到极板,最高点(Vy=0,但Vx不一定等于零)(6).电荷(正,负)(7)速度相等的特殊意义(如:Va=Vb,则两物体相距最近或最远,V物=V传则物体的运动情况转折之时)(8).矢量(力,速度,加速度,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与标量;(9).理想电表,理想气体,理想变压器等是否有理想二字;(10).电源内阻是否要计,其它电阻如何计算。•3.图像信息•(1)坐标轴的物理量(坐标轴的起点是否是从0开始)•(2).物理量的单位•(3).斜率,截距,面积等物理意义。•(4).表格行和列的物理意义,单位,及从中看出什么规律.例题1.质量m的滑块与竖直墙间的动摩擦因数为u,力F1水平向左作用在滑块上,如图所示,滑块从静止开始竖直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再施加另一个与竖直方向成α的恒力F2(图中未画出)发现滑块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u=cotαB.u=tanαC.F2一定斜向下D.F2一定斜向上F1二、建立物理模型(一)思路实际问题物理情景建立模型分析解决(二)模型分类•1.实体模型•质点•轻弹簧•弹簧振子•单摆•球体模型•轻杆模型•立方体模型•球杆模型•球绳模型•点电荷,点电荷的电场•匀强电场,感生电场•等电量同种电荷或异种电荷•平行板电容器•电源及等效电源模型•条形磁铁模型•质谱仪•回旋加速器•速度选择器•霍尔元件•电磁流量计•磁流体发电机•电感线圈•变压器•电子感应加速器•正弦式的交变电流•2.运动模型•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平抛运动,类平抛运动,斜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变速圆周运动•静止(平衡状态)例2:(09浙江高考24)某校物理兴趣小组决定举行遥控赛车比赛。比赛路径如图所示,赛车从起点A出发,沿水平直线轨道运动L后,由B点进入半径为R的光滑竖直圆轨道,离开竖直圆轨道后继续在光滑平直轨道上运动到C点,并能越过壕沟。已知赛车质量m=0.1kg,通电后以额定功率P=1.5w工作,进入竖直轨道前受到阻力恒为0.3N,随后在运动中受到的阻力均可不计。图中L=10.00m,R=0.32m,h=1.25m,s=1.50m。问:要使赛车完成比赛,电动机至少工作多长时间?LshARBC(二)例题小车在直轨道AB间运动L:功率恒定(P=Fv)牵引力是变力,摩擦力是恒力。运动模型:——变加速直线运动小车在圆轨道上运动:圆轨道光滑,小车只受重力作用。运动模型:——变速圆周运动小车越过壕沟的运动:只受重力作用,初速度与重力垂直。运动模型:——平抛运动LshARBC该题中,通过对物体能到达圆周最高点所需的初速度、小球能过壕沟所需初速度大小为隐含条件的对比分析,考查考生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LshARBC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