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老子学成语——取信于民》教案一、导入:老子的《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明百姓,都从这部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立人处事的精髓。今天我们继续第十七章。二、屏幕出示:【原文】信(诚信)不足(够)焉,有不信(信任)焉!【说明】选自第十七章三、指导读1、请同学们自由读2、谁来勇敢的站起来读。指名读。3、老师读,范读幷标出重读和休止符。4、自己读5、指名读6、男女分角色读。7、全齐站起来读。四、大家读读入情境,结合屏幕的内容,说说您读懂了什么成语解释:取得人民的信任,让人民信任你。五、背诵1、自由背,2、填空背。3、开火车背。4、齐背。六、同学之间交流自己的理解,并说说自己身边的故事七、有许多名人饱读史书,深受经典的熏陶,成就了自己的辉煌人生,他们也从自己的经历中悟出人生哲理。名言拓展:1、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2、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王安石3、近悦远来,归如流水。——白居易八、小结老对于统治者来说,如果诚信不足(“信不足焉”),百姓自然不会信任他(“有不信焉”)。所以,取信于民比暴政于民要更有效。对于常人来说,也要诚信为先,不是有一句话叫做人无信不立嘛。九、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