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学习感想《形势与政策》感想财政1512《形式与政策》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必修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我国一直走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提到最多的就是改革,该如何通过合理的改革去使得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适应我国国情,成为每个“五年规划”的宗旨。一、回顾一下过去的三十年,可以发现“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我国过去30多年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改革开放,今后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离不开改革开放。”十八大代表、XX省XX县区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丁俊的一句话,道出了十八大代表的共同感受。30多年前,小岗村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星火燎原的起点。而今的小岗村又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在生产经营方面进行调整,对土地集约化、规模化进行提升。无论是会议对国情党情的研判,还是十八大代表对社情民情的反映,“改革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的紧迫感与30多年前别无二致。“没有改革,就不可能有今天的中国。”十八大代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主任陈扬勇说,改革的决定性作用不仅在于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还要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30多年间,从未动摇的“改革”成就了什么。“从微观看,海南从昔日封闭、落后的边陲海岛,逐步建设成为绿色、开放的经济特区,现在正朝着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宏伟目标迈进,拥有了博鳌亚洲论坛、金砖国家峰会的‘三亚宣言’、中非合作论坛等改革开放的重要名片。”十八大代表、XX省委书记罗保第1页共6页铭说,“30多年伟大成就证明,改革开放具有非凡的时代意义、未来意义。我们党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打破了西方曾认定不变的经济学与政治学常规;将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民的福祉相对应,带领13亿中国人民找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将国际深刻复杂变化的形势与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相统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李克强总理: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3月1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闭幕会。大会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在回答中央电视台记者的提问时,李克强说,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以下是记者见面会现场记者与总理的原话。中央电视台记者。“总理,您好。您多次提到说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我最近也注意到在一些主要的网站上,包括中央电视台联合多家网站推出的我有问题问总理的网页上,好多网友都在讨论这句话,也有足够的期待。但是我们知道,现在中国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社会普遍上说深水区的改革相当困难,可能会触及到一些利益群体,甚至这些利益群体可能会形成对改革的阻力。在这种情况下怎么通过改革来释放红利。对下一步推进改革您有什么样的考虑。或者着力点主要在哪些方面。谢谢。”李克强。“我之所以说改革是最大的红利,是因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在完善过程中,靠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还有巨大的潜力,让改革的红利惠及全体人民还有巨大的空间。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我们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如果说到重点的话,那就是围绕我前面讲的三项任务去推进能够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推动经济转型要注意发挥财政、金融、价格改革的杠杆性作用,推动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财政预算制度改革,这可以使人民更有效地监督财政收支、优化支出状况,更多向民生倾斜。在金融领域要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而且要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我们还要用开放来带动转型,重点第2页共6页是进一步开放服务业。当然,中国的贸易,包括商品的贸易,未来几年都会继续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