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25℃时,1体积水可溶解体积Cl2,氯气的水溶液称为,氯气溶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在常温下,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可以得到以为有效成分的漂白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将氯气通入冷的消石灰悬浊液中即制得以为有效成分的漂白粉,如果反应充分,并使成为主要成分,则得到漂粉精。漂白液、漂白粉和漂粉精既可用作,又可用作。消毒剂2氯水Cl2+H2O====HCl+HClONaClOCl2+2NaOH====NaCl+NaClO+H2OCa(ClO)2Ca(ClO)2漂白剂学点1氯气与水的反应有无色气泡产生,氯水黄绿色变浅或褪色H+有白色沉淀生成Cl-溶液先变红后褪色酸漂白黄绿色逐渐消失,有无色气泡产生血红色氧化性红色褪去红色不消失干燥的Cl2无漂白性HClO淡黄绿色Cl21.氯水中含有的微粒氯水中含有H+、Cl-、OH-、ClO-等离子,有Cl2、H2O、HClO等分子。2.氯水的性质氯水具有酸性、氧化性、漂白性、不稳定性。【例1】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新制氯水中既有分子,又有离子B.新制氯水在光照条件下,可以产生气体,该气体是氯气C.新制氯水有漂白性D.久置氯水无酸性解析:氯水见光分解生成O2,久置氯水变成稀盐酸。A、C1.自来水可以用氯气消毒。如果实验室中临时没有蒸馏水,可以用自来水配制某些急需的药品,但有些药品若用自来水配制,则会导致药品明显变质。下列哪种药品不能用自来水配制()A.Na2SO4B.NaClC.AgNO3D.AlCl3解析:氯水中有Cl-,配制AgNO3溶液会发生Cl-+Ag+====AgCl↓反应,因此应选C。C学点2氯气与碱的反应2.氯气有毒,多余Cl2用较浓吸收,化学方程式为,离子方程式为,氧化剂为,还原剂为。3.漂白粉久置于空气中失效,化学方程式为,。因此漂白粉应密封保存。NaOH溶液Cl2+2NaOH====NaCl+NaClO+H2OCl2+2OH-====Cl-+ClO-+H2OCl2Cl2【例2】在某NaOH溶液里加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向其中逐滴加入新制的饱和氯水,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回答下列问题:(1)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①;②。(2)简述怎样用实验证明红色褪去的原因是①还是②。。向褪色后的溶液中再滴加NaOH溶液,若红色再出现,则是①的原因造成的;若红色不再出现,则是②的原因造成的氯水中H+(或Cl2)与OH-反应氯水中HClO使酚酞褪色解析:饱和氯水中存在着HCl和HClO,那么使溶液红色突然褪去的原因可能是:酸(HCl和HClO)中和了NaOH;HClO的强氧化性使色素褪色。前者当溶液呈碱性时,红色复现,而后者则无变化,故可用NaOH溶液进行反滴。2.如图4-2-2,从A处通入Cl2,关闭B阀时,C处的红色布条上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开B阀后,C处红色布条逐渐褪色,则D瓶中装的可能是()A.浓H2SO4B.NaOH溶液C.H2OD.饱和NaCl溶液图4-2-2解析:先应判断A处通入Cl2是否带有水蒸气。根据B阀打开时,C处布条褪色,说明A处Cl2为潮湿的。潮湿的Cl2在B阀关闭时通过D,看不到C处红色布条有明显变化,说明D处溶液吸收了氯气或者吸收了潮湿Cl2中的水蒸气。故应选A、B。A、B学点3氯离子的检验4.氯离子的检验(1)方法:先加,再加。(2)现象:。(3)原理:。(4)加HNO3的目的:。排除CO2-3等的干扰稀HNO3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Ag++Cl-====AgCl↓根据Cl-+Ag+====AgCl↓,AgCl是一种难溶于水和酸的白色沉淀。在检验时应先向溶液中加入稀HNO3,使溶液酸化,无明显现象,再加入AgNO3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则证明原溶液中含有Cl-。【例3】自来水是用氯气杀菌消毒的,不法商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出售。为辨真伪,可用下列哪一种试剂鉴别()A.酚酞试液B.氯化铁溶液C.硝酸银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解析:如果是自来水,则其中含有Cl-,故加AgNO3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否则为纯净水。C3.鉴别氯水和盐酸两种物质时,最合适的试剂是()A.硝酸银溶液B.碘化钾-淀粉溶液C.碳酸钠溶液D.酚酞溶液解析:氯水中的Cl2能与KI反应生成I2,I2遇淀粉显蓝色,故选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