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中华——儿女情怀教学目的:1、学会演唱《歌唱祖国》。2、在学习过程中,接受爱国主义思想教育3、了解部分音乐理论知识,学会分析歌曲重点难点:1、部分小节的演唱2、带情绪演唱3、体会音乐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操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听歌曲《歌唱祖国》片断律动进教室)片11,开场白又在这间教室跟大家见面了,上周我们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K”歌之王大赛,这节课我们又将比一比,谁爱我们的祖国爱得最深沉。好,正式上课!师生问好。2,这节课,老师有很多很多问题要跟大家一起讨论,所以,还请在场的每一位同学都听清楚老师提出的问题。片2提问,08年,中国发生了很多很多的事情,有谁能告诉老师到底发生了些什么呢?(学生回答)刚才同学们回答地非常积极,下面,老师把同学的答案串成了一首诗,请大家静下心来听一听。当然,新一轮的问题又出来了?片3听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样的感想?第2道问题,这首诗的背景音乐播放的是哪部作品?片4配乐诗朗诵中国脊梁谁也不曾料到,这是如此艰难的一年。2008,我们热切期待的阳光和欢笑却不料被一路风暴阻隔。2月肆虐的雪灾,冻裂了中国大地;3月西藏的骚乱,烧伤了美丽的圣地;灿烂的4月,火炬全球传递受阻,刺伤了中国向世界张开的双臂;善变的5月,胶济铁路火车相撞,撞碎了多少旅人的梦想;突然传遍全国的儿童手足口病,令全国父母心头纠结;震动传及东南亚的四川大地震,撼及整个中华民族的灵魂……然而,中国在低头抱怨吗?没有,中国挺起了他的脊梁!告诉全世界:当风雪阻断归路,我们彼此取暖!当主权面对挑战,我们亮出利剑!当圣火遭遇屈辱,我们义无反顾!当病毒吞噬生命,我们用爱弥补!当列车冲出轨道,我们竭诚互助!当震撼撕裂大地,我们开山辟路!勇敢面对磨难,挺起中国人的脊梁!因为众志成城,彰显了和谐中国的力量!因为众志成城,我们迎来了2008北京奥运,祖国人民最灿烂的辉煌!片53,诗听完了,回到刚才的问题,有谁能告诉大家,现在内心有些什么样的感想?(学生回答)看来大家都被这首诗感动了,都被中国感动了,所以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像我们班的班训中所说的一样班训“敢与强的比,敢与勇的争,敢与高的攀,敢与快的赛”好的,我们来看第2个问题,这首诗的背景音乐选用的是哪部作品?(学生回答)这位同学回答的非常正确。《歌唱祖国》一首具有深刻思想性,又具有高度艺术性的新时代祖国颂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由王莘作词作曲的《歌唱祖国》。4,这首歌对大家而言并不陌生,但怎样唱好这首歌,还得请同学们静下心来欣赏一遍这部作品。同样,老师也得考考大家片6第1,音乐中描绘了些什么样的画面?第2个问题,这首歌中包含了什么样的情绪?是激情澎湃呢还是柔和深情?片7片8片95,欣赏完这部作品,大家脑海里都想到了些什么?(学生回答)这几位同学回答的都很好,那这首歌中又包含什么样的情绪呢?(学生回答)6,跟大家卖了个小关子,这部作品里啊既有激情澎湃,又有柔和深情的表达。(示范)好,下面呢?我们一起来做道结构分析题?片107,提问,这部作品是二段体还是三段体?当然,有同学就会问到,什么是两段体,什么是三段体?三段体主要由三个乐段所组成.特别的是:它并非是三个完全不同的乐段.三段体我们大致上可以用简单的ABA(或ABA‘)来表示:也就是说第一和第三段其实是有点相似的,第二段可以是风格较为迥异的以作为对比。这样的设计有点类似前後呼应法,于第三乐段时来一个回顾,让整首曲子听起来较有整体感。顾名思义,两段体也就是用AB表示两个不同的部分。来,回答问题吧!是二段体还是三段体?(学生回答)8、看来,同学们的意见有些不统一。其实啊,《歌唱祖国》它是一部三段体作品片11。分别是A,副歌歌词不变,是歌曲主题集中的体现B,主歌歌词不同,表现了同一个主题的不同侧面但它的第4段又回到了A,副歌这一部分,所以啊,它是ABA三段体的结构。《歌唱祖国》主副歌长度相等,但在节奏、结构、音调诸方面形成强烈的对比,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性,又具有高度艺术性的祖国颂歌。结构清楚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哼唱旋律。片12当然这旋律也不是那么好哼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