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学科教学案课题我国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课时第二十课时主备学校审核人集备主讲使用学校使用教师执教班级执教时间主备案二次改进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严峻的人口形势和人口盲目增长的危害,理解计划生育国策的基本内容。2、了解我国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知道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问题。3、知道我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二、重、难点我国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和基本国策。三、教学过程(一)指导学生完成学案课前预习(二)新授【案例一】材料一:目前,我国人口已达13.7亿,世界每五个人口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同时,每年还在以超过1000万的速度增长。材料二:我国各类主要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较低,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人均土地面积为l/3,人均淡水为1/4,人均森林面积为l/6,人均草地面积为1/3。材料三:据有关部门测算,截至2011年底,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我国沙漠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8%,近4亿人口受到沙漠化影响,每年土地沙漠化面积还在逐年扩大。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三个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2)解决以上问题,我国分别制订了怎样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人口问题及其基本国策【案例二】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明,全国总人口为13.7亿。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每平方公里超过400人;中部地区每平方公里为200多人;而西部地区每平方公里不足10人。未来的几十年,我国人口仍将以每年1000多万的速度持续增长。我国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不到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1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为4.08%。问:(1)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有哪些?人口总量大,增长速度快,人口分布不均衡,人口素质不高。(2)解决人口问题,我国应坚持哪项基本国策?其基本内容有哪些?计划生育。内容: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分布。【反馈练习】学案课堂检测选择1、(D)2、(B)●资源、环境问题及其基本国策【案例三】材料一:中共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有不少新提法、新概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其中之一。材料二:太湖之滨的水乡苏州,水资源丰富。但目前苏州全市有三分之二以上河流,三分之一以上的湖泊处于五类劣质水状态。全市的江、河、湖能满足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要求的水体己不到5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我国怎样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的资源形式非常严峻。资源总量大,类型齐全,但人均占有少,分布不均,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环境形势相当严峻,环境污染与破坏严重。(2)联系材料二,请帮助苏州市民就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提出两条建议。①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积极向公众做好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宣传工作;②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习惯。【反馈练习】学案课堂检测选择3、(B)4、(C)5、(B)6、(C)7、(B)8.(1)资源问题、环境问题。(2)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食品污染、生态恶化、森林草场减少、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臭氧层空洞等。【案例拓展一】臭氧在大气中从地面到70千米的高空都有分布,其最大浓度在中纬度24千米的高空,向极地缓慢降低,最小浓度在极地17千米的高空。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就发现臭氧浓度有减少的趋势。1985年英国南极考察队在南纬60°地区观测发现臭氧层空洞,引起世界各国极大关注。臭氧层的臭氧浓度减少,使得太阳对地球表面的紫外线辐射量增加,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作用,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有机体的正常生存。【案例拓展二】土地沙漠化是环境退化的现象,是由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等造成的。目前,沙漠化的速率是每年6万平方千米或每年0.1%的总干地面积。全球受沙漠化影响的土地已达3800万平方千米。因沙漠化而丧失的土地,每年都高达5~7平方千米,几乎每分钟就有11顷的土地被沙漠化。如果沙漠化继续下去而得不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