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子技术及实验》(本科)课程自学指导一、课程介绍(一)课程中文名称:数字电子技术及实验(二)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也是电子信息工程及其它工学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分析与设计方法。熟悉中大规模集成电路应用。为各种数字逻辑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课程在后续课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三)学分:4学分,总学时128学时。其中自学72学时,课程设计24学时,面授32个学时。(四)授课对象:高中起点,本科层次(五)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突出基础性、应用性和实践性。旨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1.理论方面:掌握数制和码制的基本概念及相互转换的方法;掌握逻辑事件的基本描述方法;掌握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特点以及典型组合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与设计方法;掌握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基本特点及典型时序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与设计方法;掌握编译码器、计数器、寄存器、存储器等常用数字集成电路的特点与使用方法;了解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基本原理;熟悉模-数和数-模转换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电路;了解脉冲整形和定时电路的基本原理。2.技能方面:能绘制数字电路原理图和读图;会设计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能分析典型的时序逻辑电路与综合应用电路;会制作典型的数字应用电路;能独立完成数字电路的单元实验和设计任务。(六)教学大纲:www.hhdd.cn二、学习进度安排表根据课程内容及学时,以下是学习进度安排参考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作一定的调整。(一)理论学习:学习时限学习或完成实践的章节学习时数备注第1周第一章数制和码制1.1概述1.2几种常用的数制1.3不同数制间的转换1.4二进制算数运算1.5几种常用的编码4第2、3周第二章逻辑代数基础2.1概述2.2逻辑代数中的三种基本运算2.3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常用公式2.4逻辑代数的基本原理2.5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2.6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2.7具有无关项的逻辑函数及其化简8第4周第三章门电路3.1概述3.3CMOS门电路3.5TTL门电路3.8TTL电路与CMOS电路的接口4第5--7周第四章组合逻辑电路4.1概述4.2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4.3若干常用的组合逻辑电路4.4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冒险现象12第8、9周第五章触发器5.1概述5.2SR锁存器5.3电平触发的触发器5.4脉冲触发的触发器5.5边沿触发的触发器5.6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其描述方法8第10-12周第六章时序逻辑电路..6.1概述6.2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6.3若干常用的时序逻辑电路6.4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12第13周第七章半导体存储器7.1概述7.2只读存储器(ROM)7.3随机存储器(RAM)7.4存储器容量的扩展7.5用存储器实现组合逻辑函数4第14周第八章可编程逻辑器件8.1概述8.3可编程阵列逻辑(PAL)8.4通用阵列逻辑(GAL)8.5可擦除的可编程逻辑器件(EPLD)8.6复杂的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8.7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8.8在系统可编程通用数字开关4课程设计8学时第15、16周第十章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整形10.1概述10.2施密特触发器10.3单稳态触发器10.4多谐振荡器10.5555定时器及其应用8课程设计8学时第17周第十一章数-模和模-数转换11.1概述11.2D/A转换器11.3A/D转换器4课程设计8学时第18周总复习4(二)课程设计:1、课程设计的教学目的和任务(1)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增强对数字电路的感性认识,进一步提高学生本专业的实践技能;(2)掌握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具备初步的独立设计能力;(3)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勇于实践探索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4)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为后续专业课和为毕业后进入科学研究领域掌握不断发展着的电子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2、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1)设计题目:学生自拟或教师命题;(2)查阅有关资料,画出电路框图;(3)根据画出的电路框图,选定电子元器件并进行计算机仿真实现电路;(4)对电路作实验调试;(5)编写课程设计报告。3、课程设计的基本教学要求(1)巩固和加深对数字电路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