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器设备检修》一体化教学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汽车电气检修》是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岗位技能训练课程平台的核心课程,它与《汽车发动机检修》、《汽车底盘检修》、《汽车检测与维修》并列成为四大专业核心模块。重点培养学生汽车电器与辅助电子控制系统的认知能力、检测、调试及维修应用能力,是针对汽车机电维修、汽车维修质量检验、服务顾问、备件管理与营销、保险理赔、汽车销售等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中分析归纳总结出的学习领域。二、课程理念和设计思路《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的课程标准的设计理念是:与本地区的汽车总成及零部件制造企业、汽车维修企业合作开发设计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工作过程为导向、学生为主体、理论与实践一体、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一致的课程内容新体系。通过调研,在充分了解行业对学生将从事工作岗位能力需求以及相应职业资格鉴定标准后,具体确定了课程的设计思路为:针对行业企业发展需要,以实际的汽车电器维修任务为主线展开学习,以知识够用为度,重点培养学生的实操技能。打破传统课程教学模式,根据学生完成工作岗位关键任务所需职业能力要求,对原内容相互关联而又交叉的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优化组合,形成若干独立的集知识、技能一体的综合模块式教学模式。教学项目的载体为汽车电器维修的具体业务流程中的工作任务和服务内容,每个模块都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完整的工作过程。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等行动导向教学法,帮助学生掌握汽车电器设备的基本原理和与维修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相应的职业素养,从而更好适应今后实际工作的需要。根据本课程所涉及的职业和行动领域,再课程培养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框架主要包括四个,每个模块分成多个学习项目,每个项目以实际工作案例引领,各项目又分为若干个子任务。课程教学内容框架见图11、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本课程以培养学生对汽车电气检修的综合职业能力目标为核心,以汽车电气系统及线路检修工作过程为主线,力求通过构建学习情境、设计工作任务、建设仿真和真实的学习场景,让学生在职业行动中掌握专业知识,形成专业技能。让典型工作任务所涉及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环境、工作评价用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教学评价一一对应,培模块一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模块二汽车电器设备检修模块三汽车空调检修模块四汽车单片机与局域网技术学习领域—汽车电气检修岗位群分析学习领域构建学习情境设计行业分析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使学生获得未来工作所必须的综合职业能力。课程开发流程如下图所示。2.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行动导向的课程结构,使课程具体化和有形化,教学过程在一体化教室或车间实施,体现出课程设计的实践性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步工作法开展教学过程的实施,注重工作过程系统化、完整化。具体教学模式如下图所示。指导三、《汽车电器设备检修》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上使用的蓄电池﹑发电机、起动机、点火系、照明与信号系统、仪表报警灯与显示装置、汽车辅助电器等电器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使用与维护,调试与检测,故障诊断及维修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掌握整车电路图的识图方法与故障诊断程序,同时掌握各种工具、仪器的使用方法,能够独立的进行汽车电器的拆装与检修,为今后从事汽车电器维修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1.知识目标课程实施与评价“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学生互查自查实施决策资讯计划教师完成任务自评、互评讲评、互评学习任务分析(1)了解汽车电器设备各系统的功用、组成和类型;(2)熟悉汽车电器设备部件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3)掌握汽车电器设备使用与维护的基本理论和方法;(4)掌握汽车电器设备常见故障分析、诊断与排除方法。2.能力目标(1)能够识读并分析全车电路图;(2)具备汽车电器设备各部件的拆装能力;(3)能熟练操作汽车电器设备的维修与检测工具、设备;(4)具有检测、分析、诊断与排除汽车电器设备故障的能力。3.职业素质目标(1)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执行维修工艺标准,保证质量;(2)爱岗敬业,工作负责,团结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