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做物理课的主人高一物理孔涛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实质把课堂变成学生展示的舞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老师要注重情景的创设,问题的设置,通过自主互助学习过程让学生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才能更好的应用于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具体如下:1.利用物理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只有重视实验,才能使物理教学获得成功,学生只有通过实验观察物理事实,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上课前引入简单易行、随手可做的实验,学生情绪高昂,注意力集中,就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先让学生伏在桌上,用耳倾听,问学生能听到什么?然后又让他们自己敲击桌面,再问听到了什么,声音是怎么传播的?又是怎样产生的?这样就可顺利引入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新课。二是上课时演示实验讲究趣味性。如在讲大气压时,可在装满水的杯上用硬纸片盖住并倒过来,发现水并不流出,纸片也不下落,使学生确信大气压的存在。接着让两个学生探索马德堡半球实验(可用小吸盘代替),使他们感觉到巨大的大气压力,这样就会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印象深、理解透、记得牢。三是课尾设计惊险意外的实验。人类的兴趣与好奇心紧密相联,培养好奇心的关键在于使新信息的刺激出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之外,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例如,学习合理利用机械能时,把儿童玩具蹦蹦杆拿入课堂,教师亲自弹跳,一下就会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场面惊险,气氛热烈。四是课后鼓励学生做探究性实验。物理系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可以结合新课程特点等,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同时启发、鼓励学生动手做力所能及的实验,是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探究树叶在水面漂流速度的变化,制作秤杆、潜望镜等。2.创造教学艺术之美,让学生体味学习物理的乐趣。在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的幽默、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情感、有趣的故事,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一是以生动的语言增加学生的兴趣。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应体现出机智和幽默,教学语言的生动风趣,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例如:在讲势能时,可向学生说,当天花板上有一根鸡毛向你头顶上落下时,你将怎样?学生肯定会说:“这有什么可怕的”;再问:如若你头顶上的电风扇落下呢?学生可能会下意识地用手盖头顶,从而说明物体的势能和质量有关。二是以丰富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趣。大多数学生的进步都是从任课教师的期望中产生的,一个优秀的教师,走进课堂应满面笑容,没字每句都对学生有一种热情的期望。教学一方面是进行认知性学习,另一方面是情感交流,两者结合得好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把智力活动由最初简单的兴趣,引向热情而紧张的思考,教师授课时的语言、声调、动作要富有感染力,准确的措词、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绘、柔和的声调、富有表现力的动作表情融为一体,可使学生在45分钟内不仅学到物理知识,而且还获得一种美的享受。三是以有趣的故事满足学生的求知乐趣。物理学史、物理学家的故事,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如指南针的故事、爱迪生和白炽电灯的故事等等。3.物理学习是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必须要有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改革后的新教材也将物理知识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贯穿始终,这是培养物理思想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可以将学习内容设计成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来引发学生更多的提问,启发学生的思考,逐步使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成物理问题,学会用物理观点观察分析现实问题,并用物理方法解决问题,初步掌握建立物理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一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概念的建立过程。引导学生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使学生理解概念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二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定理、公式的发现与证明过程。如讲“万有引力”,我们可以从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苹果落地出发,让学生比较引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对比不同质量的物体下落时产生的冲力的大小,推理出万有引力与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