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2008.5.12•2008年五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8级大地震,将四川西北一个个美丽的城镇乡村瞬间变成废墟,数以万计的人失去了生命。面对死亡,我们可能无法做出更多的选择,可是谭千秋老师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一个特殊的生命姿势。最后的姿势1、这是一个怎样的姿势?2、读了这篇课文,你脑海中印象最深的画面是什么?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2、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初步了解大意。坍塌生死攸关tānyōu谭漱吱墟凹感撼诠释tánshùzhīxūāogǎnhànquánshì姓谭漱口吱呀废墟凹凸感动震撼诠释解释洗漱穿戴价值尘埃坍塌塌陷废墟震撼凹下去血肉模糊誓死绘声绘色妙语连珠幽默感姿势诠释师德灵魂废墟——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坍塌——(山坡、河岸、建筑物或堆积的东西)倒下来。震撼——震动,摇撼。指心理受到强烈冲击。诠释——说明,解释。生死攸关——攸,所。关系到人的生存和死亡。指名读、整体感知课文•给课文分段•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最后的姿势是什么样的姿势1这篇文章可以概括为: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时候,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献出了自己的生命。2最后的姿势是什么样的姿势?张开双臂,护住学生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第一段(1)5.12谭千秋老师早早地赶到学校上班。第二段(2-7)在地震来临时,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四个学生的经过。第三段(8-10)地震后,救援人员、获救学生和老师的感受。第四段(11-12)人们对谭千秋老师的深情赞颂。给课文分段。自由读第一段,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老师?从哪些词语中读出来的?感受爱与责任关爱家人、工作积极给小女儿、早早、平常默读第二段,用“—”画出描写环境的句子。(1)天空阴沉沉的。(2)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个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3)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4)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的砸下来,楼房塌陷了……(1)天空阴沉沉的。预示着地震的来临。(2)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个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情况危急。(3)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情况危急到了极点。(4)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的砸下来,楼房塌陷了……省略号省去的内容应该是什么?谭老师遇难了。(1)天空阴沉沉的。(2)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个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3)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4)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的砸下来,楼房塌陷了……烘托作用。再读第二段,用“﹏”画出在以上四种情况下,谭老师分别是怎么做的?(1)天空阴沉沉的。“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是大公无私,是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着想……”为谭老师的以身殉职、用自己最后的姿势证明他的人生价值埋下伏笔。(2)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个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描写地震发生时谭老师的反应,说明他时刻为学生着想,当机立断镇定。(3)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表现了谭老师对学生无私的大爱。(4)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的砸下来,楼房塌陷了……“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默读课文第三段,思考:如果去掉这段,你觉得行吗?不行,这段侧面描写使故事变得真实可信。侧面描写这一段引用了哪三位人物的话语?为什么这样选择?救援人员、学生、老师他们的所见最有说服力默读第三段,思考:文中引用了哪些人的话?他们分别怎么说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救援人员“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形象永垂不朽学生“地震时,眼看教室要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