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的探索语文是丰富多彩的,我们要擅于培养学生的语言习惯和人文素养,课外阅读也是一项综合性活动。小学阶段的孩子好奇心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符合孩子心理特点。同时阅读能打开学生心中美好的感受,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一、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学生读书要用心灵去感受,仔细品味文章的思想内涵和人文魅力,读书时要记忆,多遍朗读后将好词佳句和精美语言烂熟于心,获取表达的经验,争取每次阅读从思想认知特点,语言积累和实践能力等方面都有较大收获。也可以以读促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儿童存储了大量语言信息,可以记录读书笔记,也可以写自己的读书心得,还可以通过仿写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是积累的文字转化为自己的写作。二、综合实践活动对课外阅读的影响。为了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也可以在班级中开展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组织多样化的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总则》中规定,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国家制定领域和非指定领域。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四大部分是制定领域,学校根据自己的条件所组织的活动是非指定领域。研究性活动、学校或班级组织的活动有些开展流于形式。比如进行读书交流会,推荐自己喜欢的好书,交流读书心得科学小发明交流会;神奇的大自然和神奇的宇宙交流会等等。学生作为日常思维的主体,是思维的承担着,教师只起到辅助作用,在开展活动时不能越俎代庖,要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有序地开展活动,综合性实践活动能够促进学生日常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安排学生写活动总结报告、举办阅读活动成果展览比赛,帮助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提高课外阅读兴趣。三、课外绘本阅读与课堂学习有机结合。阅读绘本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课外要求绘本阅读,课堂上可以对学生的语文能力进行训练。比如续编故事,补充故事或某一情节,给学生留下更大的创作空间。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加入自己的想象,把想象记录下来,从课内引向课外,激发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可以让学生观察图画或者补充文字。学生在听、说、读、写中发展了想象力,课堂中尽可能地让学生充分表达,尽情地描绘出自己的想象。四、群文阅读与课堂学习有机结合。儿童文学在语文教材中缺失,教学往往没有从儿童视角出发,消弱了儿童的阅读兴趣。儿童阅读要研究“读什么”和“怎么读”这两个问题,群文阅读儿童作品,更够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浏览、略读、默读、跳读等多种阅读方法的指引下,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课外阅读相关作品,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单篇阅读、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他们之间互补共生,群文阅读与课内阅读相得益彰,也能弥补课内阅读的不足。群文阅读书目应与《语文课程标准》和现行教材对照参阅,找到分学段分单元目标,表达方法、人文熏陶或科学熏陶为序列,结合儿童自身特点,与教材相互呼应互补把课外阅读巧妙嵌入课内,或专题阅读和整本书阅读。群文自主阅读然后带到班级中交流分享,从群文阅读中教授学生方法,举一反三或举三反一。班级中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建立家校一体化阅读机制,开展阅读能力、阅读速度、阅读种类、阅读方法的各种比赛。兴趣是学习的老师,通过多种阅读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通过多种途径检测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才能不断发展。课外阅读时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不断积累才能厚积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