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教案执教:孙晓刚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背诵课文。2、理解这首词的意思,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意境,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教学重难点:读中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教学时间:一教时教学手段:PPT课件教学方法;“读悟结合法”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交流成果。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通过查字典、课外书、上网、询问别人的方法研究了课文。现在汇报一下你研究了哪些方面的知识。1、学生汇报。同学们真有办法,研究了这么多东西,好的东西应该大家共享,请同学们把研究的知识四人一小组相互交流一下。2、学生交流研究成果。课前老师也研究了课文,学到了许多知识,现在老师也来和你们共同交流一下。3、师生共同交流。(1)每组指派代表讲讲各组的研究成果。其他小组可补充,可纠正。(2)教师相应课件出示要点。如:“词”的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重要词语等。二、朗读感悟,体会意境。同学们对这首词研究得真透彻,可我想问同学们有没有研究过怎样读好这首词呢?(学生谈谈感受)1、指导学生初读词。正音:“乐”读yuè“媚”读mèi“媪”读ǎo“剥”读骨干教师展示课bāo集体读(注意字音)告诉学生读书的第一步应是读通课文,读准字音。2、配乐范读。(感悟读到“有感情”的要领。)3、指导学生再读词。指导学生读出节奏:“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配乐齐读)告诉学生读诗词还要具有一定的节奏,读时应注意。4、指导学生深层读。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词描绘的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出示图片)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画面的内容。①指名说②相互说③师生交流(配乐齐读)告诉学生一首诗词就是一幅画,读诗词要用心去体会想象,才能读出感情。5、指导学生感情读。(出示画面)看了画面你的感受怎样?用一些词来表达。(上黑板板书)如:和平、幸福、安宁、朴实、恬静等作者的心情怎样?(喜爱、赞美)带着以上的感受、心情朗读课文。告诉学生读书应该带着情感去读。6、总结读书的方法。三、指导背诵,迁移练习。1、指导背诵。学生谈谈各自背诵的方法。结合图意指导学生背诵。(配乐)(1)自背;(2)集体背;(3)指名背;2、练习:(1)想象这首词描绘的情景,说一说再写下来。(2)★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画一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四、板书设计: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生机勃勃、和平安宁、朴实恬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