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体会与思考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杨淑萍二○一三年七月引子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育原则,是流传千年的教育智慧,是受益终生的教育圣经。引子▲鱼缸法则养在鱼缸中的热带金鱼,三寸来长,不管养多长时间,始终不见金鱼生长。然而将这种金鱼放到水池中,两个月的时间,原本三寸的金鱼可以长到一尺。引子▲狼性法则狼是世界上好奇心最强的动物,它们总是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兴趣,因而它们能不断在环境中发现食物,了解危险,从而有力地生存下来。引子▲南风效应北风与南风打赌,看谁的力量更强大,他们决定比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掉。北风无论怎样猛烈,行人只是将衣服越裹越紧;而南风只是轻轻拂动,人们就热得敞开大衣。引子▲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是美国心理学家,他做了一项关于学生对成绩期望的试验。他在一个班上进行测验,结束后将一份“最有前途者”名单交给校长。校长将这份名单交给了这个班的班主任。8个月后,罗森塔尔再次来到这个班上时,名单上的学生成绩大幅度提高。思思你最关注课程标准的哪些内容?在教学中你最困惑的问题是什么?一、课程标准的意义和价值1.课程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及目标体系,是教师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规划和过程。一、课程标准的意义和价值2.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一、课程标准的意义和价值3.课程标准的整体结构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包括: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四个部分。二、数学课程标准各部分的重点和修订要点数学课程标准修订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为指导,遵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确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总结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10年来的经验,使数学课程更加完善,适应社会发展与教育改革的需要。二、数学课程标准各部分的重点和修订要点(一)前言部分的重点和修订要点1.数学的意义和作用。课标指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图形的科学。数学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数学素养主要包括:数学意识数学思想数学能力数学价值观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作用。2.课程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3.课程基本理念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构成《标准》的核心,《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反映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课程标准的每一部分都与基本理念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数学课程的认识《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条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理念。强调: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标准》指出: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