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一五”课题:幼儿音乐活动生活化策略的研究音乐歌唱活动《好饿的毛毛虫》活动设计:深圳市彩田幼儿园唐玉萍凌春媛吴颖丽执教教师:吴颖丽教学班级:小班【设计思路】《好饿的毛毛虫》是一本充满了诗情与创意的立体图画故事书。故事讲述了毛毛虫在吃了若干东西后变蝴蝶的生长过程。书中鲜艳的色彩及有趣的情节幼儿特别喜欢。在幼儿对这个故事较熟悉的基础上,教师创作了一首新的歌曲《好饿的毛毛虫》,尝试用歌唱的方式从另一个角度讲述这个故事。将这个诗情画意的故事潜藏的幽默更加生活化的展现给幼儿。本活动教师运用情境表演、歌唱、游戏、创编等多种方式引导幼儿逐步感受歌曲,帮助幼儿提升歌唱经验,并在活动中充分感受音乐带来的乐趣。【活动目标】1.初步学唱歌曲《好饿的毛毛虫》。2.在歌唱活动中获得美好的情绪体验。【活动准备】1.毛线做的手偶毛毛虫一条;2.图画故事书《好饿的毛毛虫》大书一本。【活动过程】一、游戏《转转转》,引导幼儿进行发声练习。1.教师引导语:月光下,一颗小小的蛋,被风一吹转了起来。2.教师用手做一颗小小的蛋,随着音乐与幼儿共同玩转一转的游戏,并一起唱歌曲:《转转转》。二、故事引入,理解歌词内容。1.出示图画故事书《好饿的毛毛虫》——师: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引发幼儿回忆故事的大概情节。2.教师示范清唱歌曲,幼儿倾听歌曲——师:以前老师都是把故事讲给你们听,今天我就把这个故事唱给你们听。师:歌里的毛毛虫吃了什么水果?它是怎么吃的?三、用游戏的方法学唱歌曲。1.教师再次完整演唱歌曲(钢琴伴奏进入),幼儿在倾听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同时随老师做毛毛虫爬的动作,感受歌曲旋律——师:提问小毛毛虫还吃了什么水果?她是怎样爬的?2.教师引导幼儿初步歌唱歌曲——师:毛毛虫没吃饱,还要继续吃东西,跟我一起爬一爬吃水果去吧!3.引导幼儿再次进行歌唱,并用手做毛毛虫爬,幼儿用好听的声音进行歌唱——师:小毛毛虫前面有好多好多水果,那些水果听到你们唱歌的声1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一五”课题:幼儿音乐活动生活化策略的研究音就会出现了!四、通过手偶“毛毛虫”的演示,尝试创编歌词。1.出示手偶“毛毛虫”,激发幼儿歌唱的欲望——师:我这里有一条毛毛虫肚子还是很饿,小毛毛虫闭上小眼睛,你们看看它。你们好!我是好饿的毛毛虫。2.教师通过毛绒手偶与幼儿进行互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幼儿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对歌唱水果的部分歌词进行创编。师生将新创编的歌词逐一进行演唱,歌唱3—4种新的水果——师:你们那里有什么好吃的啊?我要吃xx个会唱歌的xx水果!每次歌唱完创编的部分结束后,教师对幼儿交代“我”又长大了/长胖了可是肚子还是咕咕叫了?你们那里有些什么水果啊?五、在模仿表演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中结束活动。1.教师演唱歌曲第四段歌曲,表演毛毛虫变成蝴蝶在花园飞舞,幼儿仔细观察毛毛虫的变化——师:毛毛虫吃饱了爬走了,他缩成一团睡在小房子里,它变成什么了?2.在钢琴伴奏中,师幼共同唱第四段并模仿表演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师:我们一起变成一只美丽又漂亮的蝴蝶,去花园里做游戏吧!【活动反思】本节课活动的重点是学唱歌曲,教师用讲故事和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循序渐进的进行活动;难点是幼儿对歌曲的节奏的掌握;亮点是教师幽默语言的、动作,活动环节的设计;特点是用声音讲故事。由于时间的关系,这节课教师对一些细节的设计还可以再细致一些,层次还可以再明显些。此活动还可以延伸出其他活动如:美工活动绘画:毛毛虫或给蝴蝶涂上美丽的颜色。语言活动:仿编故事《好饿的毛毛虫》(仿编部分情节)。附歌曲:好饿的毛毛虫原创歌曲作者:凌春媛1=D2/4535|121|5353|222|毛毛虫爬呀爬,肚子饿的咕咕叫,毛毛虫爬呀爬,肚子饿的咕咕叫,毛毛虫爬呀爬,肚子饿的咕咕叫,毛毛虫吃饱了,小房子里睡大觉,5612|353|51232|1—|看见一个大苹果。赶快吃掉它。(吃的声音1次)看见两个大香梨。赶快吃掉它。(吃的声音2次)看见三个水蜜桃。赶快吃掉它。(吃的声音3次)变呀变呀变呀变。变成小蝴蝶。2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一五”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