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策略到了小学五六年级,男女生之间的事就好象突然多了起来:一方面是情书式的纸条也开始在班级和年段之间流传,老师在课堂内外经常收获这些充满爱的纸条;另一方面男女同学吵嘴的事也多了起来,部分异性同学开始疏远,有了楚河界限。他们的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异常表现都明显地表示他们已经到了青春期,对性别的认识已经比较成熟,在异性面前不管是女生还是男生,都在不经意中暴露出对异性的好奇和兴趣。男生对漂亮女生和成绩好的女生的这种好感,女生对才华横溢或帅性的男生的倾倒,在某个失重的情况下,在他们内心涌出了“爱”这个字眼。这种“爱”会使一部分人爱是人类无法逃避的情感,但对小学生来说,他们还太年幼,似乎还不具备爱人的能力。所以打击的,批评的声音此起彼伏,在这样的环境下,有部分学生的心理就开始有了偏差。他们心中认为的神圣的爱怎么就成了你们认为的万恶之源呢?所以很多问题都产生了。在教师的批评声里,他开始讨厌老师的教学,在同学的取笑声中,他开始关闭自己对外的心理,和同学有了冲突,他(她)曾经喜欢的人也开始与他(她)隔远。就在一刹那间,他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一个大人可能难以承受,何况是一个孩子。他又有何错,喜欢一个人,爱一个人都是那么纯洁的情感,为什么就要受到打击呢?是的,如果作为老师和家长能够正确认识这种异性交往,并引导他们健康交往,那这种好感和喜欢就会令他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一、首先要认识到异性交往是孩子正常的需求人存在于社会上,就需要与他人进行交往。人际交往能相互传递信息,思想和交流感情。通过人际交往,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好恶感,以及排斥和吸引等心理关系。这种关系即人际关系。异性交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学家们指出,如果没有异性交往,那么人类社会就要停止异性友谊是人类友谊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所以与异性做朋友是顺理成章的事。异性交往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男女同学在个性结构上有许多不同之处,通过交往可以互相学习,互相补充。第二,有助于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在与异性同学交往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认识自身的性别角色,也有利于从多个角度认识自我。通过与异性交往,可以培养交往中所需要的教养,促使个体进一步自我完善。其次,有助于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异性同学间的友谊,男女生的接近与交往是青春期健康成长的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异性交往也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异性,如果没有异性之间的交往,对异性没有了解,长大以后,他将怎样去选择他所认为的适合他的异性呢?这种交往不是到了那个年纪才开始的。那时就太晚了。二、在小学课堂开展性教育加强性知识教育和性道德教育。性教育不只是给其以知识上的准备,更主要的是心理上准备,为理解和今后寻找真正的爱情和树立牢固的社会责任感创造条件。因而,少年儿童的性教育既要防止单纯的知识传授,又要避免脱离实际的道德说教。那么,作为家长的就要做孩子的贴心朋友,从生活上细致入微地去关爱他们,从而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生活、处事的心理。三、引导孩子正确与异性交往、1、教给与异性相处的方法和原则交往双方一定要相互尊重,自尊自爱,言谈举止要做到庄重文雅。做到“六不”:不过分随便,也不过分冷淡;不过分拘谨,也不过分亲昵;不卖弄自己,也不过分严肃。异性交往最好保持群体模式和公开模式,尽量避免或减少秘密的、单独的相处。即使单独相处,也不要在偏僻、昏暗处长谈。另外,同学间要彼此理解、相互信任,不要无端猜疑、误解,那么我们的关系会更和谐。异性交往应该自然、大方,同学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真诚、友好地相处。异性间的交往很有吸引力但也非常敏感,要学会控制自己,避免冲动,把对彼此的喜欢化为上进的动力。还要注意尊重别人的隐私权,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2、开展一些活动,促进异性健康交往,加深友谊。在学校内外教师或家长可以组织一些有男女生参与的需要合作的活动,让他们在接触的同时,了解异性的特点和长处,能健康面对异性。异性相处是必要的,但也要注意引导,让孩子们明白如何正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