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八课《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实验小学李宏林2015年9月《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小桥流水人家》是已故台湾作家谢冰莹的一篇回忆故乡的散文。出自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八课,是一篇自读课文。看到题目,不由想到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小桥流水人家”。课文文质优美、情景交融,作者用如诗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写意画,表达了对故乡绵绵不绝的怀恋和思念。二、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婀娜、舞姿、潺潺、粼粼、螃蟹、横跨、浮现、潮湿、流通、舒服、印象、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用具体的人、事、景物表达思乡之情的方法三、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恋和思念之情。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表达思乡之情的方法。四、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引导。五、教学准备:相关多媒体课件及远程教学资源。六、教学时间:一课时七、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训练)一、深情导入,揭示课题: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首元曲:出示【元代】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同学们一起读一读,“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生活在元代的马致远在词中表达了自己浓浓的思乡之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以这元曲中的句子“小桥流水人家”为题。作者谢冰莹,曾经深情地说过这样一句话: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到底是哪段日子,哪些美好印象,让作者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让我们走进她的——《小桥流水人家》。——板书课题看了课题你会想到怎样的画面?指名说说。(然后欣赏江南水乡图片)二、出示自读要求:1、同学们还沉浸在江南的美景中吧,接下来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走进课文,那里会更美。同学们,这是一篇自读课文,那么我们怎样来学习这篇课文呢?(指名说),师给予肯定并梳理阅读步骤:⑴自由朗读课文,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⑵思考问题:作者对故乡的那些景致久久不能忘怀?你觉得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⑶小组讨论交流:“爱”字贯穿全文,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爱乡之情的呢?(教师点拨: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他爱乡思乡,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体会,并圈画批注。小组讨论交流。)2.请同学们先独立阅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3.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课件展示检察指导)【潺潺】象声词,表示流水的声音。【婀娜】形容姿态柔软而美好。【粼粼】形容水很清澈的样子。【干涸】本课指小溪枯竭。【点缀】衬托、装饰,使更好看。本课指小溪使家乡的风景更好看。【野菊】野生的菌类。【守望相助】为防备外来的侵害,相邻各处协同守卫瞭望,遇警互相通报支援。本课指家乡的人们互相帮助、和睦相处的生活情景。三、读悟交融,领悟写法:1、想一想作者对故乡的那些景致久久不能忘怀呢?学生汇报:文章描写了故乡的三处景致:1)小溪(1、2自然段)2)小桥(3、4自然段)3)人家(5、6自然段)2、读了课文,你觉得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思乡爱乡)。3、“爱”字贯穿全文,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爱乡之情的呢?(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他爱乡思乡,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体会,并圈画批注。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读书所得,要求注意倾听,互评互学。)(师顺学而导,或点拨偏差、或引发讨论、或指导朗读、或归纳方法等。)4、小组汇报,交流所得:问题预设:(对回答问题的孩子要及时表扬,调动其积极性。)A、研读“景美”(1段)“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1、指名朗读2、请大家注意观察“婀娜”两个字,你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