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第28课《卖油翁》今日名言: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学习目标】1.熟练的朗读课文并翻译课文,积累文言知识,掌握文言现象。(重点)2.把握人物形象,揣摩人物形象。体会文章所蕴含的道理。(难点)【思维导航】顺利通读原文后,逐层归纳意思,再体味文章所蕴含的道理。【课前热身】【自主学习】(一)助读材料:1、走近作者:欧阳修(1007-107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一位有着多方面文学才能的作家,在散文、诗、词、史传方面自成一家,留传后世的有《六一诗话》、《欧阳文忠公文集》。“唐宋八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和曾巩。2、资料连接:①陈尧咨,蜀地人,宋真宗时的状元。陈尧咨善射,以铜钱作靶标,一箭就能射入方孔中。陈尧咨还特别擅长隶书。可以说他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②古代的六艺: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算术)。③这是一篇人物故事,文中描写了陈尧咨善射,卖油翁酌油(入葫芦的言行)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二)初读课文,(1)注音:咨()矜()圃()睨()矢()颔()忿()酌()覆()杓()(2)解释字词:善:矜:尝:释:睨:去:颔:汝:知:精:但:安:轻:酌:置:覆:徐:沥:因:惟:(3)通假字:①但手熟尔:尔通,②徐以杓酌油沥之:杓通,(4)一词多义:A、射:①陈康肃公善射()②吾射不亦精乎()B、以:①公亦以此自矜()②以我酌油知之()③以杓酌油沥之()④以钱覆其口()C、尔:①尔安敢轻吾射()②无他,但手熟尔()D、而:①释担而立()②久而不去()③而钱不湿()④笑而遣之()E、之:①睨之()②颔之()③酌油知之()④酌油沥之()⑤笑而遣之()(5)词类活用:①尔安敢轻吾射轻:词活用为词,解释为1②吾射不亦精乎射:词活用为词,解释为③但微颔之颔:词活用为词,解释为4、句子翻译: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译:②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译:③无他,但手熟尔。译:【文本探究】1、原文填空:(1)在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一句是。(2)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相照应的一句是。(3)文中哪两个字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4)文中说明陈尧咨善射的情形的句子①②(5)文中哪三句表现了陈尧咨的骄傲自满、傲慢无理?(6)卖油翁对陈尧咨善射的本领是怎么评价的?凭什么作出这样的评价?(7)卖油翁和陈尧咨的一番对话是怎样引起的?2、文章理解:(1)陈尧咨对卖油翁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2)作者是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来表现陈尧咨对卖油翁的态度变化?请找出相关语句。(3)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件事?从中可以看出陈尧咨和卖油翁的什么性格特点?(4)本文通过卖油翁自钱孔滴油技能的描写,意在说明什么道理?【课外拓展】1、找出三个以“百”字开头,形容人箭法非常高明的成语。①②③2、通过文章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其中的道理。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对你有什么启示?3、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要虚心地看待自己和别人的长处,这让你想起哪些相关的名言警句?【课堂反思:】(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的知识收获:我的情感收获:我的不足与疑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