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颍上县部分历史Doc1VIP免费

颍上县部分历史Doc1_第1页
1/2
颍上县部分历史Doc1_第2页
2/2
颍上县部分历史民国23年(1934年)中共寿县中心县委出了叛徒,颍上县党组织同时遭到破坏,县委书记姜磐石等人被捕入狱(后叛变)。颍上早期党组织基本终止活动,直到解放战争后期,才重新建立党的组织。民国24年(1935年)秋,王岗铺创办一所“晓庄师范”型的“颍上县甘罗乡村教育社”。1937年,被迫停办。民国25年(1936年)国民党颍上县政府征调全县各乡民工修筑县境的“归祁”(从河南归德至安徽祁门,过境长70公里)、“归信”(从河南归德到信阳,经颍上境22公里)公路。同时,县举办土地陈报,测绘全县田宅。民国27年(1938年)4月下旬,成立“安徽省民众动员委员会颍上县分会”(简称“动委会”)。国民党县长兼主任委员、共产党员戴飘任指导员(戴调离后姚士章继任)。动员广大人民群众起来抗日救国。5月,颍上县“妇抗会”成立,举办两期妇训班,培训妇女骨干60人。5月24日,日本侵略军飞机3架,轰炸颍上县城约1小时,死伤居民100多人。25日午前,日机9架,分3队,再次轮番轰炸颍城,虽人员伤亡不多,但烧毁房屋1000多间。6月3日,日军侵占凤台县城,继续南下西进,攻占鲁口孜、沫河口和杨湖镇后,复又龟缩淮南。5日8时,日机轰炸淮河新渡口浮桥和扫射难民。秋,日军乘汽艇溯淮西上,经淮河的唐垛湖、垂岗集一带,遭到第三十四游击纵队杨席清部的阻击,毁敌汽艇10多艘,毙敌100多人。8月,国民党扒开花园口黄河大堤,黄水夺颍入淮。颍上平地水深丈余,县境全部受灾,至冬水未退尽。物价飞涨,市场出现抢购粮食现象。民国28年(1939年)春,国民党县政府征调全县民工沿颍河筑堤。7月31日,伏汛盛涨,黄河决口未堵,淮、颍河堤漫决,波涛万顷,庐舍荡然。民国29年(1940年)春,国民党颍上县政府,为分颍河黄水,由乌江经济河入西淝河,征调县北民工沿济河筑堤。2月,县“动委会”指导员姚士章(共产党员)离颍他去,“动委会”活动终止。民国30年(1941年)春,新四军驻县北江口集、宋井子、东古城、新庙集等处十余日,后撤离。民国32年(1943年)秋,国民党县长仇天民主修的《颍上县志》仅完成草稿(未刊印),主编张星桥。民国33年(1944年)4月24日,日军第二次攻占鲁口孜。25日,占领沫河口,沿颍河西上,27日颍城沦陷。5月5日上午,日机1架,袭击县西四十铺国民党军队骑八师司令部,卢广伟师长阵亡。7日,国民党暂编十四师三团黄冠伟营与日军激战于五十铺一带,日军败退。10日下午,收复颍上县城。12日收复杨湖。日军龟缩田家庵、寿县等地。颍上全境光复。民国34年(1945年)9月25日,在县城南关体育场举行提灯会、放焰火,庆祝抗日战争胜利。民国36年(1947年)10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野六纵十七师,攻克颍城,后又撤离。民国37年(1948年)1月4日,解放军豫、皖、苏军区第六分区,在颍上沙北正式成立阚疃县,辖江口、龚集、杨湖、金沟、焦岗5个区。刘道成任县委书记,杨金辉任县长,吕新扬任副县长。3月,解放军豫、皖、苏军区第六分区副司令员夏云飞,代表分区党委在龚集北边后化村召开会议,宣布正式成立中共颍上县委会和颍上县民主政府。杨金辉任县委副书记,吕新扬任县长。4月,解放军豫、皖、苏军区第四分区,在颍上沙南,包括现在阜南县的一部分,成立颍阜县民主政府。县委书记张世荣,县长何杰之。建立中村岗、黄岗寺、曹集、朱寨、南照等5个区政权。春,大雨淹麦。秋,大旱150天,麦种在干土里。5月,豫、皖、苏六分区党委派王新成任中共颍上县委书记。8月,4日夜,四分区司令员宋文率三团、警卫营和颍阜县、区武装,近逼城西五里湖一带。9日,包围颍城。10日下午,占领颍上县城。11日,又主动撤走。11月2日,国民党五十五团配合凤台县保安团向龚集一带“扫荡”,因众寡悬殊,颍上县委副书记杨金辉在突围时壮烈牺牲。为纪念杨金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颍上县部分历史Doc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