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我要的是葫芦(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与课文有关的事理。3、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植物叶子与果实之间的联系。教学难点: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课前准备:教师:课件学生:收集蚜虫、叶子、葫芦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词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4课《我要的是葫芦》的生字词,初读了课文。下面我们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生字的掌握情况。(课件出示生字)1、小组开火车读我认的生字。生字宝宝真高兴,你们都和它们交上了朋友。2、小组带读我会写的生字词。(课件出示)4、听写。5两人互查。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课文里的这个人在干什么?(种葫芦)结果他收获到葫芦吗?为什么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14课《我要的是葫芦》去探个究竟。二、图文结合,品读感悟第一自然段。1、看图说图意。(出示图)现在我们先来看看刚开始的葫芦长得怎样?(长得很好。)课文哪一自然段是写这幅图的?2、品读第一自然段。1)我看看作者是怎样写这图的,自由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划出你喜欢的句子再读一读。2)、指导理解朗读。谁能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出示句子)生读:“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点评)师:你的朗读让我看到了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板书:长满绿叶图)开出的几朵雪白的小花可漂亮了,这小葫芦太可爱了。(板书:葫芦图可爱)谁还想来读读,用你朗读把这葫芦长得真好,小葫芦的可爱出来?从你朗读中我们感受到了你的对葫芦的喜爱。4)、喜欢葫芦的不只是我们,还有比我们更喜爱葫芦的人是——(种葫芦的人)。你从哪句体会到?(出示句子)特别是哪些词看出他特别喜欢?(点击:每天几次),请你再读读,这次让人听出种葫芦的人真是越看越喜欢,还有谁想来读读这句话。5)3)、(出示突出重点词的句子)我相信大家都非常喜欢。我们带着心中的喜爱再来读读第一自然段。(出示第一自然段)6)通过学习第一自然段我们可以知道葫芦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课件出示)(长葫芦藤)(长出叶子)(开出小花)(结小葫芦)7)学习写法。作者写第一自然段就是按葫芦的生长过程的顺序来写,并抓住葫芦藤、叶子、小花和小葫芦的特点来写的。我们写话时也要向作者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抓住有特点的地方来写。过渡。按这生长过程葫芦长得多好啊!小葫芦多么可爱哇!(出示图)可是,有一天,葫芦变成这样了。三、图文结合学习第四自然段。1、请大家仔细图,葫芦叶怎样了?(变黄)小葫芦呢?(一个一个落了)(板书:落了)种葫芦的人的表情怎样?(惊讶难过)课文哪一自然段是写这一幅图的?看着那些可爱的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种葫芦的人能不难过吗?(出示最后一段)2、指导朗读。谁能把他难过心情读出来?(读出难过的心情语气是比较低沉的,谁再来读一读,大家一起来读一读。)3、读到这里,这时你会想到什么问题?(点击:为什么小葫芦会一个一个都落了?)聪明的孩子都会出有价值的问题,你的问题激发了我们的思考。四、学习第二、三自然段。朗读感悟寓意1、小组讨论:(出示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请小朋友们当当侦察员,在课文的2—3自然段中找答案找到答案可在小组里交流一下。提示:1)种葫芦的人看到叶子上生了蚜虫是怎么想的?2)邻居让他治虫,种葫芦的人听完有什么感觉?3)结合课前了解到的植物根、茎、叶、果实之间的联系。2、汇报。谁来汇报一下你小组讨论的的原因是什么?(1、有蚜虫不去治。2、不知道葫芦和叶子的关系。)你是从哪里知道的?1)、比较句子(出示句子)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想的是有几个虫子不可怕。第一句是什么句?第二句呢“这两话的意思是一样的,但是哪句更能体现种葫芦的人根本不在乎叶子上长虫了?谁来读读这句感叹句,把种葫芦的人满不在乎读出来。读陈述句时,语气应该稍平稳。男女对比读,读出感叹句与陈句的区别。2)、他为什么不在乎蚜虫?(因为他只想要葫芦。)从哪里看出他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