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一、自学1、导入同学们,在前几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认识到唐朝前期,我国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国内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密切,疆域空前广大,出现了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时期。唐朝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得到发展的同时,十分注重对外交往。今天咱们就来学习唐朝的对外交往。2、出示自学提纲,学生自学1、隋唐时,中国主要与哪些国家交往密切?并找出交往事实。2、从中外交往的著名人物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学习?3、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二、互动1、隋唐时,中国主要与哪些国家交往密切及交往史实学生先回答交往密切的国家:日本、新罗、天竺⑴由学生列举唐朝与日本的来与往:①遣唐使(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想一想:遣唐使来唐的主要使命是什么?从哪里可以反映出来?——学习唐朝的文化。(从遣唐使的人员构成和遣唐使回国带回大量的书籍可以反映出来)同时,使团对唐朝的赠品(珍珠、绢、琥珀、玛瑙),和唐朝的回礼(高级丝织品、瓷器、乐器、文化典籍),实际是两国之间的贸易。教师展示:遣唐使船和唐朝及日本的钱币,并思考:这两种钱币有何相同之处?你还能举出日本受唐朝文化影响的一些事例吗?引导学生说出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制度、建筑、钱币和文字、茶道、服装、坐姿。教师多媒体展示图片加深学生印象。引导总结:唐朝时,国力强盛、文化发达,日本与唐朝保持频繁的友好往来,积极地学习唐朝的文化,促进了其自身的发展。2、鉴真东渡集体研讨播放《鉴真东渡》的录像及郭沫若的诗句:“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培养学生追求真知和奋斗的精神。思考:日本政府为什么要把鉴真坐像定为国宝?学生回答:鉴真把唐朝的建筑、医药等道艺传到了日本。在鉴真主持设计建造的日本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⑵唐朝与新罗的友好往来新罗就是今天的朝鲜半岛,新罗与中国毗邻,所以两者的贸易往来十分频繁。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的首位。新罗商人给唐朝带来牛、马、人参等,从唐朝带回丝绸、茶叶、瓷器、药材和书籍。同时唐朝文化对新罗的影响也很深远。如韩国的国旗,韩国的国旗被称为太极旗,是以儒教及道教的思想为基础而绘制的;韩国的文字是在中文的基础上创造的。⑶玄奘西游展示玄奘画像及西游路线,学生说出其成就:写成了《大唐西域记》,这本书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藉。(4)唐朝与世界各国保持频繁的原因引导总结:1、国家安定统一,经济文化繁荣,处于世界先进地位。2、对外开放政策3、对外交通发达。三、反馈1、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B、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2、唐朝对外贸易中,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的国家是()A、天竺B、日本C、新罗D、波斯3、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①都是唐朝的僧人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④4、“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这首诗反映了唐朝文化()A、对日本的影响B、对新罗的影响C、对天竺的影响D、对波斯的影响教学设计集体研讨授课教师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课题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友好往来、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能力目标:通过讲述隋唐时期我国同亚洲各国,特别是日本、新罗和天竺等国的友好往来情况,启发学生思考唐朝与外国频繁友好往来的主要原因,和这种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情感目标:通过讨论鉴真六次东渡和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体现的奋斗精神,培养学生追求真知和奋斗的精神。重点难点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难点:理解封建时代的对外交往为何如此频繁?它与当今的开放有什么区别?板书设计对外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