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桂花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认“箩、杭”2字;读读记记词语“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理解课文内容,想象情景,体会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扫清字词障碍;通过反复品读课文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乡之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教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抓关键词句进行品味。教学过程:一、导入。1、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揭题)2、听写词语,检查预习。3、自读提示,明要求。二、初读课文,知大意。1、以较快速度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桂花雨”是什么意思?2、小组合作交流学习。伙伴之间互相朗读课文,纠正字音,再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3、全班交流。(记叙了作者回忆故乡童年时代在家乡“摇花乐”和“桂花雨”的情景;“桂花雨”是指好多桂花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三、品读语句,悟情感。1、分小组读课文2-6段,看看桂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快乐?画出有关的词句。2、生边读有关语句,边谈自己的体会。3、体会母亲对故乡的怀念,找出有关描写母亲的语句体会。4、你能通过朗读向同学们表达出“我”的思乡之情吗?5、小结。四、积累语言,求发展。读了这篇课文,你的内心产生了怎样的感受?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五、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7*桂花雨爱桂花怀念家乡闻桂花摇桂花闻桂花怀念童年生活教学反思:《桂花雨》是一篇略读课文,课前我让学生预习,课中通过词语听写等手段来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在设计时我先让学生自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在教学中我尽量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线,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和理解,自己发现问题,并在读书、思考、讨论和交流中解决问题,掌握学习方法。同时通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说一说自己不能忘记的人和事,在阅读学习中培养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本单元的课文字里行间都散发出浓浓的乡情,学生很难理解作者要表达的真实意思,要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就得引导学生多读、多悟、多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