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桂花雨教学设计 (2)VIP免费

桂花雨教学设计 (2)_第1页
1/3
桂花雨教学设计 (2)_第2页
2/3
桂花雨教学设计 (2)_第3页
3/3
《桂花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理念:本课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读自悟,合作交流。教师的角色作用是组织与引导。充分关注学生在课堂中言语活动,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充分读书,引导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和阅读表现方式展示阅读成效。重视析文品句(词)入境悟情。将感情朗读作为重要的训练手段,将语言文字还原到本身所体现的场景和感情中。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分清文章的主次。3、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2、难点: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教师诵读描写桂花的诗句2、师生接读文中描写桂花的语句,感受桂花香气迷人。(板书:桂花香)3、过渡引题,读题。二、读文感悟,品读交流。(一)、摇桂花给“我”带来的快乐。1、自读第三自然段,画出摇桂花的语句并想象情景。2、出示句子: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抓住动词多形式朗读体会“我”高兴的心情。)3、师:那摇下来的桂花又是什么样的呢?(出示: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抓住“纷纷”、“满头满身”、“啊”、三个“!”朗读,想象淋桂花雨的快乐情景。4、过渡:真是太高兴了,为什么这么高兴?文中哪里能说明?(引导学生学习盼望摇桂花。)5、出示: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摇不下来的。(理解“缠”,分角色朗读。)6、师:是啊,盼了好久终于盼到了期盼已久的摇桂花,让我们一起去摇桂花吧!(齐读“这下我可乐了……好香的雨啊!”)7、小结:淋了一场桂花雨,你们快乐吗?(板书:乐)(二)、感悟桂花雨给父母带来的喜悦过渡:家乡的桂花雨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比的快乐,我们去看看大人们在做些什么呢?1、教师配乐朗读。2、自由朗读。(要求:先自读,再同桌交流各自读懂了什么。)3、汇报交流学习结果。(抓住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体会她珍爱桂花;父亲即兴作诗表达喜悦心情。)4、师小结:父母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对家乡桂花雨给家人带来的丰收的快乐与温馨。(板书:全家)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本段及父亲的诗。(三)、感悟桂花雨给全村带来的喜悦过渡:家乡的桂花雨仅仅是给“我”、“我全家”带来快乐幸福吗?1、学生默读第四自然段2、指名读,说说读懂了什么。3、出示:“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理解“沉浸”,朗读体会全村的喜悦。)4、小结,再读父亲的诗。(板书:全村)三、情感共生,突破难点过渡:“儿童解的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甜到了人们的梦里,甜到了人们的心里。现在再读母亲的话,我们一定会有更多的体会。1、学生齐读:“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2、四人小组讨论:家乡旧宅的金桂在作者看来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3、全班交流。朗读母亲的话。4、师小结: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外地的桂花(生接读),这份感情不会因人因地因事的改变而改变的。那缤纷散落的桂花雨如甘霖滋润着作者永生难忘的童年,思乡之情也如秋雨般连绵不断。(板书:忆童年,思故乡)5、齐读最后一自然段。四、回归课题,感悟真情1、你觉得这是一场怎样的桂花雨?(生各抒己见,板书:永生难忘)2、生深情地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五、布置作业说一说、写一写自己童年难忘的事。板书设计:桂花香我忆童年桂花雨摇花乐全家乐(永生难忘)全村思故乡念桂花教师简介:荣礼琴本科学历,小学语文一级教师,现任教于半汤宝文小学。教学风格朴实、严谨,工作认真,富有责任心,被评为含山县“优秀教师”、“优秀辅导员”一篇论文获县二等奖,两篇论文获县一等奖、市二等奖。教育感言:我相信每个学生都是一颗种子,我愿把自己的爱化作一缕阳光、一眼甘泉、一片沃土,让每粒种子都生机勃勃地成长。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桂花雨教学设计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