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情深》教案(1个课时)一、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二、教学重难点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三、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课件显示《游子吟》,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能一起轻声读一读吗?孟郊有一位好母亲,他称之为慈母(板书:慈母),他把慈母写进了诗里。2、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段关于母爱的回忆,对于作家梁晓声来说,母爱就是他记忆深处一件平凡的小事,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真实的故事,走近这位平凡的母亲,(补全板书:慈母情深)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了解大意:大家都预习过课文,应该知道这件事还是由一本叫做——《青年近卫军》的书引起的。当年这本书的售价为——一元五角。很不起眼吧?但在那个年代,一元五角就是一个贫困家庭全家人一天的费用。那么课文写了有关这本书的什么事呢?2、我们先来看看这些字词大家掌握了没有:失魂落魄震耳欲聋瘦弱龟裂攥数落3、嗯,现在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能不能用把这几个词用文中的句子连起来的方法把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我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我到母亲工作的地方,向她要钱。在震耳欲聋的噪声中找到瘦弱的母亲。母亲用龟裂的手掏钱给我买书。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给母亲买了水果罐头。母亲数落了我,又凑足了钱给我买书。所以同学们,像我们今天这样用找找关键词连接句子的方法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呢。4、“鼻子一酸”是什么感觉?(想哭的感觉),母亲明明把一元五角给了我,一分不少,没有一句抱怨,按理我应该高兴才对。但为什么我没有丝毫的喜悦,反而会鼻子一酸呢?(三)自学感悟,品味语言。1、默读课文,细细品味洋溢着真情的文字,找一找文中的哪些画面也让你读来心中酸酸的?用波浪线划一划,写上自己的感受。2、交流出示:我穿过一排排逢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1)这段话中哪些词,让你读来觉得特别揪心?“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为什么是这几个词呢?是呀,母子连心呀,此情此景怎不让人心中酸楚。你能读好这句话吗?(2)那么这个时候,我是怎样的呢?出示: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1)“烤”是指什么?“几只灯泡”真的是灯泡吗?(是指母亲周围的同事们的目光在火辣辣地盯着我)是呀,母亲工作这么辛苦,我却问她要一元五角钱来买书,我自己也觉得很不好意思。(2)那么母亲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工作的呢?出示: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1)你听过震耳欲聋的声音吗?给你什么样的感受?(2)这样的声音在你耳边响了一会儿,你就觉得刺耳,那它在母亲的耳边响了多久?引读:你能想像吗?昨天,母亲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工作——指一名学生读句子明天,母亲又在怎样的环境中工作——指一名学生读句子去年,母亲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工作——指一名学生读句子向全班:那明年,后年,又一个后年,母亲还将在怎样的环境中工作——齐读句子。(3)看到母亲就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分一分挣着血汗钱,你心里是什么滋味?(难过、伤心、心酸)小结:这种种感受交杂在一起,怎能不让我鼻子——一酸?出示: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1)读着读着,你是否发现这句话有什么特别之处?(排比句,三个“我的母亲”倒置)按平时的习惯怎么写?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只问不答。)(2)想象画面(师引读)①当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当我呼唤母亲,我看见——师范读第一句。指一学生:孩子你看见一个怎么样的脊背?(瘦弱、弯曲)可在你的记忆中,母亲的背原本是——(挺直的)②慢慢靠近,我又看见——师读第二句。指一学生:孩子,你看见一张怎样的脸?(布满皱纹)这是我母亲的脸吗?我记忆中,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