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摹细腻的景物形象记叙文系列讲座之二:描写是记叙文中最炫目的花——记叙文中如何描写1、天上的云,形态千变万化。比较:(叙述)2、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有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山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描写)什么是描写?是指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文字,对人、事、物进行具体描绘和刻画的一种表达方式。描写的种类1、人物描写——语言、动作、神态、肖像、心理……2、环境描写——自然景物社会环境请你欣赏1、果真,月亮出来了,月牙儿从山峰上升了起来,田野上升起了薄雾。2、果真,月亮出来了,一弯亮闪闪的月牙儿从墨黑的山峰上升了起来,一望无际田野上悄悄升起了薄雾。思考:作者如何让描写的景物丰满起来的?一、添加修饰词•雨落在水库里,像滴进晶莹的玉盘,溅起了粒粒珍珠;雨落在树梢上,像给枝条梳动着柔软的长发;雨落在大地上,卷起了一阵阵轻烟,土地好像绽出一个个笑的酒窝。雨,春天的淡蓝色的雨啊!请你欣赏思考:作者用什么方法来写“雨”的?《西瓜》•这可是个好瓜。在青蔓绿叶的掩映下,透露着碧绿的瓜皮,反射着几点柔和的阳光。拨开枝蔓,你看吧,好大的个儿啊!它静静地躺在那儿,仿佛远古留下的一颗未曾孵化的恐龙蛋。瓜皮上的浅绿和深绿布成了许许多多奇异的图案,深绿的似“漫江碧透”的湘江,浅绿的似朱自清先生眼里的“女儿绿”。它映着阳光像是在用离合的神光招引着你:快来欣赏,快来品尝这造化为你为我为他奉献的神出鬼奇的甜蜜。二、修辞法《听潮》•每天潮来的时候,听见海涛冲击岩石的声响,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暮烟似的飞沫升落,有时它带着腥气,带着腥味,一直冲进我们的窗棂,粘在我们的身上,润湿着房中的一切。思考:作者从哪个角度来写“潮”的?三、六觉法:1.我举目远眺,映入眼帘的尽是衰落的秋末景色。枯黄的野草,凋谢的残花;再远些,衰草丛中竟然闪烁着点点金黄,时隐时现,在这凋谢的秋末景色里来得那样明丽、耀眼。2.大雪,纷纷扬扬地下个不停。天空,寒风凛冽,灰白一片。庭院里光秃秃的树木投射出一副副狰狞的模样,寒光闪烁,令人望而生畏。思考:它们是按什么顺序描绘的。四、空间组合法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请您欣赏请您欣赏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桃花、杏花、梨花以及遍地野花的?景物描写的方法1、加修饰语。2、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联想)3、视、听、味、嗅、触觉相结合4、空间组合法:远近结合,上下结合4、动静结合在水天相接的地方,是乌云,它。实战练习巧用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排比、反复、引用等,可以把景物描绘得更形象在水天相接的地方,是一道尚未退却的乌云,它翻滚着,好似奔腾的骏马。练习《风》•要求:运用六觉法•要把看不见、摸不着的“风”描写得有声、有色、有味;可感、可闻、可心,细腻而有层次。《风》•沙沙,沙沙,起风了,微风徐来,像一面透明的纱巾,轻拂在我的脸上,舒服极了。迎着风深深呼吸。然后仔细辨别,风儿夹着泥土淡淡的芬芳、小草翠绿的气息,使我的心胸一下子开朗起来。再闻闻,这味儿还有点儿甜呢。啊,风渐渐地大了,顺着呼呼的响声寻去,远山脚下,一层白色的海涛涌过来。比较阅读:《记一次救灾活动》中的景物描写1.星期天的清早,我起床后推门一看,太阳还没有露出来,过了一会儿,东方出现了一片红色,后来越来越大,红红的,照的大地全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