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2.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一、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1.宰相制度的废除:(1)背景:①明初沿袭元朝制度,在中央设立_______,管理全国行政事务。②朱元璋认为,丞相权势过重妨碍_____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中书省皇权(2)措施:1380年,朱元璋诛杀胡惟庸;同时裁撤中书省和______,以_____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3)影响:秦以来一直实行的_____制度宣告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丞相六部宰相2.内阁的出现:(1)原因:全国重大政务由明太祖决断,深感力不从心。(2)过程:①明太祖设___________作为侍从顾问,但其很少能参决政事。②明成祖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_____”出现。③后来,内阁大学士有了_____权,主持阁务的_____更是权压众臣。殿阁大学士内阁票拟首辅(3)实质: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__________。(4)影响: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内侍机构【误区提醒】1.明朝的内阁首辅并不是宰相。内阁是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政治机构,但它始终没有法定的地位,职权范围不明确,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2.明朝内阁制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二、清朝专制制度的发展1.清朝初年:(1)设内阁、六部,内阁负责奏章票拟。(2)军国机要由________________定夺。(3)议政王大臣会议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_____受到限制。2.康熙时期:设_______参与机要事务,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互相制约,集权于_____。议政王大臣会议皇权南书房皇帝3.雍正时期设军机处:(1)背景:雍正帝为办理_____军务,在宫内设置军机处。(2)概况:机构简单,有官无吏;_________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3)职责:军机大臣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_________均由皇帝一人裁决。(4)影响:不仅提高了_________,而且加强了_________,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西北军机大臣军国大事行政效率君主专制【史论要旨】1.明朝废除宰相制度,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军机处的设置是中国几千年来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的重要标志。2.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是封建制度逐渐走向衰落。有学者认为:明中期以后的太监乱政,比历史上任何朝代更加严重,其因在废宰相,过分集权于皇帝。你是否同意这位学者的观点?请你谈谈宰相制度的废除究竟有何利弊。提示:同意。历史上宰相是皇帝的主要助手,其权力主要有两项:一是参与最高决策权(决断权在皇帝),一是总领最高行政权。因此,宰相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并执行,一方面起到辅佐皇帝治国的作用,一方面对皇权又具有制约作用。废除宰相制度对加强皇权有利,对防止权臣专权有利;但废除宰相造成皇权过于集中,在“人治”的封建时代,当皇帝无能或不理朝政时就会造成皇权旁落,出现太监乱政(宦官专权),此其弊也。一、宰相制和内阁制的区别1.在宰相制下,宰相(丞相)是国家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的长官,宰相(丞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巩固。而内阁虽然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发生,但其权力并不是来自于制度及其职位,而是来自于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意志,一旦失宠,其地位便会一落千丈。2.宰相(丞相)的作用是辅佐皇帝、参与决策、分掌行政,在一定程度上对皇权形成制约。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阁臣职权大小、地位高低完全由皇帝随意而定,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名师指津】明代内阁制度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与历代在政治制度上不断压抑相权以尊君权的总趋势相符合,是皇权取得对相权彻底胜利的结果。【即时训练1】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明太祖罢除丞相职务,设内阁制B.内阁成员的地位和权势有提高C.内阁正式成为统率六部百司的机构D.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的能力。设置内阁制的是明成祖朱棣,A项错误。内阁设立之初以官位较低的官员入值宫内的文渊阁,后来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B项说法正确。内阁不能统率六部百司,C项错误。明代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