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的学习体会一、总的来说这个学期初次接触微观经济学,起初我对这门课真是一无所知——不知道学习目的与方法,感觉用图表和注释还有一系列的字母来量化的解释经济理论非常不可思议,也的确难以理解。但通过课下与同学的交流并借鉴他人的学习方法,渐渐体会到一些微经学习所需的一些要领和重点。随着理解的深入和兴趣的加厚,自己也找来一些课外的经济学著作和教材来阅读品悟,比如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一个学期行将结束,自己也对这门课程有了所思所想。并且能利用微观经济学的某些原理简单地解析一下身边的小事。二、具体课堂内容的学习启发在我眼中,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学单位,围绕稀缺资源如何配置的永久性问题,而去研究价格、消费行为、生产行为、市场结构、要素市场……的变化规律与决定因子。在研究中大量使用均衡分析方法和边际分析方法等一系列图文并茂、量化严谨的形式来控制变量,力求对经济现象进行恰当的剖析。最后通过对以上各个经济运行的标志性因素的研究,为市场主体的生产行为和客体的消费行为提供理论解释与指导。作为研究对象是经济个体的微观经济学,首先给我的难题就是如何理解“经济人的假设”,即在经济活动中每个经济个体总是以利己心为动力,企图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这也是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存在争议的重大原因之一。由于这一条件在现实中往往难以实现,初次接受这一概念的我就很难把它作为日后学习经济学的一种前提铺垫,更不要说再将之推广到整个市场体系的理解。但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所见所闻的加厚,后面的内容学过程中都可以看做买与卖的双方为了各自的最大利益进行的自发性page1∕5调整从而达到均衡,这点与价格理论很相似的,只是这里的“买方”与“卖方”有了各自不同的需求和行为环境。甚至第1页共4页我发现每单元的边际效用、均等规律正是整个课程的泉眼。以这里为出发点,我们研究了实际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经济现象与经济关系,分析了如何行为才能使个人利益得到效用最大化。就这样,微观经济学的大框架就在我脑海中建立起来了。一开始以为经济学就是一味的计算推论云云,只关注各种公理、定理、公式,如同铁面无私的包公,只看客观的东西。然而通过对微观经济学的实际学习,我渐渐体会到了它所应用的是一种对人类的行为,甚至人的偏好做的研究。这种研究是不可能不考虑个人的主观区别的。经济人追求效用最大,即获得最大的满意度,这很难用传统理科的语言去细致刻画。当然,经济学在如何精确描绘这些主观性的概念的时候也存在种种纰漏,但作为一种成功的探索,是很值得学习借鉴的。进入到对课业内容的实际学习中,不得不提对于微观经济学学习方法的掌握。其一固然是对书中各种图表与线型的理解,背下各种常量表达式的确花费了我大量的精力,但这种图文并茂的理解有助于我们初学者快速入门,能够在短时间内把我领进微观经济学的殿堂,使我具备初级的分析能力。当然只研究客观经济规律,考查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根据这些规律或关系对经济行为结果进行分析、预测以此确定应如何解决等问题等等方式是具有强烈主观色彩的。由于上述原因,我又意识到,学习微观经济学不得不引入实证经济探究的内容。它要通过对客观经济规律的深入研究,来分析、预测未来,极具客观性,结论通常可接受事实的检验。进而发现自己虽然对书本的咬文嚼字程度颇深,但若想真正意义上了解经济、预测分析……是远远不够的,要多见识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实例,无论大小,用实际检验原理。page2∕5不得不提的是老师的课讲得很明白。各种原理通过老师的讲解让人觉得浅显易懂,贴近实际。课上一些例子,比如买泡菜、对球类的选择……对我的理解非常有帮助。老师的敬业精神也是我们课下经常称道的。并且上课的内容不局限于课本上的东西,给我们介绍了不少经济学很前沿或很实际理论和问题,指出了经济学重点研究的一些方向,使我们能从更高的视角观第2页共4页察经济学及其现实运行机制,这对我们以后的发展大有好处。对于我来说,能用图表解释的问题要好理解的多。实例:为什么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率是最高的如图所示,在竞争均衡点e时,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