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教案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姚红艳一、教学目标1.渗透识字9个。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体会瀑布的雄伟、壮观。4.体会课文的语言,激发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亲近大自然的情感。5.背诵课文。二、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读感悟到诗歌语言的美,体会瀑布的雄伟与壮观。3.在读中培养语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三、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同学们,老师知道很多同学都曾亲眼或者在照片上见过瀑布。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走近瀑布去看一看。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齐读课题。2.唐代诗人李白见到了庐山瀑布,这样赞叹道:出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学生齐读。(老师读出来)3.那么在叶圣陶爷爷眼中的瀑布又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去看一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打开书P74,,小声读课文,用学过的方法把字音读准确。2.字都认识了吗?同桌一人读一节,听听你的小伙伴是不是把字音都读正确了!3.指名读。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们字音是否读准确语句是否读通顺。师:同学们都能把字音读正确,你们们可真棒!(三)品读课文,感悟诗的意境美师:现在就让我们跟随叶圣陶爷爷的脚步走近瀑布去听一听,看一看吧!还没看见瀑布,就远远地听到了瀑布的声音。1.谁来读读第1节,其他同学想一想瀑布的声音什么样?第一小节(你能用书上的句子说说瀑布的声音什么样吗?)生:像叠叠的浪像阵阵的风………板书:叠叠阵阵师:你们自己再读读这句话,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瀑布的声音什么样?师:你们看这个“叠”字,上面三个“又”摞在一起,一层又一层。那“叠叠”更是堆积重复。这瀑布的声音就是这样持续不断,震耳欲聋。师:你能通过读让我们感受到这巨大的声音吗?谁再来读读1小节。评读:你的读让我感受到了,这瀑布的声音真的很大呀。我听出来了,这声音持续不断。这声音,震耳欲聋。2.师:你们听,这就是瀑布的声音。(放声音)此时听到这巨大的声音你有什么想法?那好,瀑布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跟随叶圣陶爷爷一起走近瀑布去看一看吧。第二小节1.师引读:山路忽然一转,同时出现第二节前两行文字,学生接读: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2.师:终于看到了瀑布的全身,叶圣陶爷爷一连用了两个感叹号,来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看,这就是刚刚我们只闻其声,未谋其面的瀑布!出示图片:谁再来读一读这句,让我们感受你此时的心情,生读。我听出了此时你们激动的心情。出示:“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师读。出示ppt,讲解丈字,你们看这个“丈”字,一丈是3.3米,比两个姚老师还高一些,千丈那得有多高啊!(出示:图片)而就在这千丈青山的衬托下,瀑布像什么?(白银)板书:白银那瀑布为什么像一道白银呢?师:千丈高的山上,满眼的绿色,有一道白银似的瀑布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多美呀,谁来读读第2小节。生读评价:我感受到了你见到这般美景时的惊叹。我仿佛看到了那飞流直下,闪闪发亮的瀑布!多美呀,再多的语言也无法形容,这美景了。全班一起读读!第三小节师:远处看瀑布如此美丽,让我们离它更近一些,现在我们来到了哪里?出示第三节。(瀑布脚下)PPT脚,脚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所以它是“月”字旁。脚在我们身体的最下面,此时我们已经来到了瀑布脚下,站在了了瀑布的跟前,可以近距离感受一下瀑布了。请你自己读一读第三节。看看有什么你不懂的问题。1.师:我们先来看看为什么此时的瀑布像是珍珠的屏呢?你们知道什么是屏吗?出示:屏风图片,你们看,屏风又宽又大,遮挡在前面,瀑布就像一座屏一样。你们再想想,这瀑布为什么会像珍珠的屏呢?出示图:瀑布师:是呀,这瀑布的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晶莹剔透,闪闪发亮,就像是一座布满珍珠的屏呀!(板书珍珠的屏)师:这座像珍珠的屏一样的瀑布多壮观呀,谁来读一读这一句?2.这时忽然吹来一阵风,珍珠的屏会有什么变化呢?谁来读读?出示:第二句。尘这个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师:小土为尘。那被风吹过的瀑布为什么如烟,如雾如尘呢?我们一起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