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名称:感知“变了没有”作者单位:孝义市新乐幼儿园作者姓名:李娟萍一节实践活动的设计与思考活动名称:“变了没有”活动目标:感知长度、质量、容积等,不随物体摆放的位置、形状、器皿等的改变而改变。活动过程:一、布置裁缝店、魔术区、水果冷饮店幼儿观察、猜想1.裁缝师团起来的线和折叠起来的线或拉直的线是一样长吗?(一样长的)2.魔术师一样大的纸,一张展开,其余的任意折叠。3.水果店把苹果橘子分成瓣让幼儿感知重量变了没有。4.相同量的冷饮放置在不同粗细的玻璃杯里,是一样的吗(此环节引导幼儿在设定的场景中,有目的地去观察、猜想,激发幼儿得出正确答案的兴趣)二、幼儿多种感官参与进行实际比较得出结论1.将提供的几条线拉直比较发现都是一样长的。2.打开折叠的纸做比较,都是一样大小的纸。3.分好的水果瓣合起来和原来是一样的。4.将两份冷饮分别倒在相同大小、粗细的杯子里观察,得出结论是一样多的。(幼儿带着猜想和悬念参与活动,表现积极,有兴趣,求知欲望强烈。但材料的数量不足,幼儿合作意识、自控能力还不够强,此环节感到有些活而乱。今后在材料为目标服务上,在满足幼儿需求上应注意恰到好处)三、幼儿创作改变物体原形,巩固量的守恒的认知将等量的两份物体呈现在幼儿的面前,然后引导幼儿改变其中一种物体的形式,再让幼儿判断是否还是一样的量。如:提供橡皮泥揉成团、搓成条、拍成饼等,让幼儿在比较中领会量的守恒。(此环节可调动幼儿思维,先讨论选什么物品变化形式比较,如:幼儿说我们可以用叠手绢比,还可用插塑插不同形比等,激发幼儿的创作想象,幼儿在操作中学习)四、利用守恒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引用故事小兔去旅行)一天,小兔要出门旅行,妈妈为小兔准备了旅行包、长长的绳子、裤子、围巾、卫生纸、床单等,小兔一看犯难了;这么小的包、长长的绳子、裤子、围巾,怎么能装进去呢?请小朋友帮小兔想想办法吧。(此处先请幼儿想,再续讲故事)小朋友帮小兔把绳子绕成了圈,小兔着急地说:“不行不行,你们把我的绳子弄得太短了!”小朋友又帮小兔把裤子折了又折,小兔又着急地说:“不行不行,你们把我的裤子弄得太短了”兔子妈妈对小兔说;“遇到事情要动脑筋想办法,你看一看到底小朋友是不是把你的绳子、裤子弄得短了?”小兔拆开看了看,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后来,小朋友又帮小兔整理好了其他东西,小兔说:“谢谢小朋友。”小朋友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我们要做个有心人,学会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在实践中。课后反思:在指导幼儿感知量的守恒现象时,初期要将等量的两份物体呈现在孩子的面前,然后再改变其中一份的形式,再让幼儿做判断,即要让原型和变化了的形式同时呈现在幼儿面前。这样避免幼儿在比较时失去原型的支持。\\\\_.---(')o()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