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美术教育的当务之觉——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缺什么江苏省句容市后白镇中心小学周龙俊中国教育薄弱环节在农村教育,农村教育薄弱环节在艺术教育。谈起农村小学的美术教育教学,很多身在农村小学的美术教师都会抱怨:我们的美术教学条件差,缺少各种资源。那么,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缺什么?有粉笔有黑板,就可以教白描;有铅笔有白纸,就可以教素描;有蜡笔有油画棒,就可以教漫画、儿童画;即使什么都没有的话,泥土总会有吧,那就可以教泥塑……其实我们有足够的资源,来完成我们的美术教学内容。缺的只是一份心思、一份专研。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学校的重视。由于种种原因,农村美术教育相对于城市来说是滞后的,这不仅需要社会、学校的努力,更需要我们一线的美术教师为之付出努力,从自身出发,了解学生,转变观念,来发展农村的美术教育。一些客观因素我们无法改变,我们能改变的就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利用农村现有条件去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的教学内容,完成大纲要求的教学任务。“水本无波,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看多了,我也有感于此,略谈一二。一、利用现有的电教设备,让课堂丰富多彩如今的很多小学,投影仪、幻灯机、录音机等普通的电教器材已经基本配齐。因而,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器材进行美术教学,把学生带进一个绚丽多姿的美术世界。1、一堂美术课总是有不少的绘型、构图,教师的黑板演示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同时有许多位置、色彩、明暗关系,因为太抽象等原因,小学生无法真正理解,这就会给实际教学带来诸多麻烦。鉴于这样的情况,在课前,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绘制一些投影片,上课时用投影仪展示出来。这样不仅可以增大课堂容量,同时也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师所授内容。如《家乡的新建筑》一课的教学难点,就是前后遮挡关系的处理,遮挡部分过小,不明显;遮挡部分过大,看不到后面被遮挡的景物。我们可以先设计生活中常见的现象:(1)教师站在讲台上,一个学生站在教师后面;(2)一位小朋友挡在老师前面,再用投影仪把这两种现象的正误构图全都展示出来,并与实物进行对比。这样就会使学生对遮挡关系一目了然,在绘画过程中自觉进行处理。2、把音乐引入美术课堂。融美术知识于趣味性和情节性很强的故事中,制成录音或幻灯片进行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如小学美术《海底世界》一课要求学生通过幻想画出美丽的海底景象,这样抽象的思维创作几乎让学生无法下手。因而,在讲解完冷暖色调知识之后,则可以先播放一段“动物世界”里有关海底部分的配乐朗诵录音。通过这些声效,先将学生带入到海底梦幻般的世界中,再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构图画画,则不乏为聪明之举。二、利用农村独特的自然资源,上好工艺美术课小学美术大纲规定工艺美术课占教学内容的45%到50%,农村有其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这就给我们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把学生引向工艺美术的殿堂提供了绝好的条件。新课改下的美术教学方式是多元化、多样化的,作为美术教育者不再“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在“用”教材之余,应走出课堂、跨出教材,因地制宜,结合本土实际特色,挖掘乡土文化,如山区学校可进行竹工、木工制作;湖滩地带学校可用柳条、芦柴、编管或制作草编小用具等,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开展各种特色的乡土美术教学。1、利用石子、树叶进行贴画造型艺术教学。在农村的小河旁、小山上,石子随处可见,在如《多种形状的脸》一课的教学中,就可以引导学生按教学要求选择不同形状的石子,结合造型,设计加工成各种形状的脸。教学中我们经常要求学生按“选”(选好的石子)、“看”(看石子适合制作何物)、“粘”(用布或纱等粘贴)、“彩”(上颜色)这四个过程制成作品后放在窗台边或书桌上,在老师适时点拨让的前提下,让学生之间相互进行评比。《树叶贴画》也是小学美术课的内容。教师课前可指导学生收集各种形状的树叶,压平、阴干备用。上课时按“想”(根据叶型来思考贴何种动物)、“摆”(按动物的特点摆叶子)、“贴”(把树叶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