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的心理教育【摘要】当前教育倍受重视,尤其是家长把孩子的教育当成家里的头等大事。社会上父母为了子女的学习放弃了工作甚至尊严的实例屡见不鲜,但孩子还是不能事事如他们的意,父母如此重视却还是出现了不少差生。他们过分自卑、对人人都戒备不愿敞开心扉、有严重逆反心理、对学习失去信心厌学。他们成为差生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如个人原因、家庭原因、社会原因。我们要从以下方面:帮助他们寻找他身上闪光点,消除其自卑心理尊重他;与他沟通,打消他的戒备心理;与其家长沟通交流,共同帮助他鼓励其融入集体;与优生沟通交流,帮助其树立学习的信心;帮助他多方面的看问题,思考问题。【关键字】差生心理问题尊重沟通近年来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腰包越来越鼓,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出现了众多的各种心理问题,依旧困扰着大家。在学校这个非常纯洁的地方,也有一些人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差生”这个词非常碍眼,相信谁都不愿与它有联系但有些人他们时刻与它相连。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差生的心理问题,首先介绍差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和成因,再介绍几种帮他们克服心理问题的方法。一.差生的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父母的希望,他们需要阳光雨露,需要园丁精心培育。但有一群学生被人忽视,被放进黑暗中,没有阳光雨露的滋润,没有园丁精心的培育。而且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剧烈,人际关系趋于复杂,各种纷繁复杂的现象又给他们带来疑虑、困惑和迷惘,给他们幼小的心灵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这些学生被贴上了标签“差生”,他们渴望摘掉标签,渴望被重视,渴望身边人的认可。我们要帮助他们,帮助他们认清心理问题,克服心理问题。我们先要了解他们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1.过分自卑人们常说干任何事都要有自信,但过度的自信是自负,自负不易做事;同样过度不自信就是自卑,也影响做事。在这些差生中,有超过80%的人都极其自卑。他们经常低头弯腰,萎靡不振,缺乏活力,干任何事都心不在焉。在别人面前,说话声音很小或干脆不声不响,害怕接触别人的目光,所以其他同学也不愿与其沟通。他们上课时不举手发言,尽管也理解了老师的问题,但还是会把头埋得很低很低,于是老师注意他越来越少没有了老师的注意,他们更加自卑。他们总喜欢坐在不显眼的地方,如靠近墙壁、角落等“偏僻”之处。由于长期处于自卑中,他们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现象:有的学生不想读书、不想上学;有的甚至干脆就破罐子破摔,出现违法乱纪等不良行为;有些在遇到困难或重大事情时还会出现忧郁不安、惶恐和烦躁、易怒的情绪,他们对任何事都缺乏耐心,脾气暴怒刚烈。2.对人人都戒备,不愿敞开心扉差生平时受到的批评特忽视特别多,甚至有时做了一些好事,客观上也得不到应有的肯定。他感到不管怎样,老师和同学总是不会相信自己的,不管自己怎么努力也没用。所以他们对周围的人总抱有猜疑、不信任的态度,此时他们对于别人给予的鼓励表扬,不但不会心存感激,反而会认为这是别人对自己的挖苦。从而对人人戒备,不愿敞开心扉。3.逆反心理差生因成绩差或品行不正,在学校经常受到人格污辱,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在家又经常受到父母的打骂。使他们的心理常受畏惧、敌对情绪的支配而产生“你说你的,我做我的”的逆反心理。4.对学习失去信心,厌学差生由于经常受到批评,学习成绩一直很差,所以消极地评价自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不可能搞好学习,对学习渐渐失去信心。有些学生胆小,老师布置的作业糊烂写写应付,上课时不乱动像听天书一样;有些学生直接不写作业,上课时东看看西瞧瞧,仿佛上课与他无关。二.心理问题的成因1.个人原因由于自制力差,往往经不住诱惑。近年来科技的发展,电脑的普及,网络游戏的盛行,越来越多的学生陷入其中无法自拔。过分娇气,缺乏吃苦精神,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缺乏是非观、判断力,麻木地学习别人。意志力不坚定,注意力易转移,上课时无法集中精神。没有学习目标,把学习当成任务,具有学习是为了父母老师的错误观念。2.家庭原因有些家长过分溺爱(尤其是留守儿童),事事顺着孩子,纵容孩子,使其养成独断专横的性格,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