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蔡林森的教育家本色——“独家策划·大校长蔡林森”读后(蔡林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倡导者。)作者:戴荣【运胜批注:了解蔡林森的一篇比较系统的文章。】在中国当代基础教育界,蔡林森可算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全国劳模、全国十大明星校长、两次受到江*泽*民总书记的接见,在把洋思这所村联办初中办成全国名校、再举校搬迁进城之后,又以66岁的高龄“转赴中原”,用两年多的时间,将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河南沁阳永威学校,办成了质量上乘、人民满意的第二个“洋思”。从蔡林森对教育的独特理解、实践创新、执著追求精神和所取得的显著成就观察,蔡林森不仅是一位好校长,更是一位教育家。【运胜批注:把教育家给了他,这个称号是沉甸甸的。】本文试对此作一探讨。一、何谓“教育家”?温家宝总理曾多次强调,要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造就一批杰出的教育家。在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前不久召开的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又进一步强调:“教育事业还是应该由懂教育的人办”,“要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我们有许多优秀科学家,受到社会的尊重。我们更需要大批的教育家,他们同样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运胜批注:真正地教育家何其少啊。】陶行知曾批评过三种看似“教育家”实际上是与“教育家”背道而驰的人,他说:“我们常见的教育家有三种:一种是政客的教育家,他们只会运动、把持、说官话;一种是书生的教育家,他们只会读书、教书、做文章;一种是经验的教育家,他们只会盲行、盲动,闷起头来,办……办……办。”【运胜批注:虽然这三者并不是真正的教育家,但毕竟还是比较欣赏最后一种,毕竟他们影响的教育现实,毕竟为教育的发展贡献了力量,前两者,很难说有什么贡献。】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在对教育界的现状进行分析后认为,我国教育工作者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教育实践工作者,培养了大批人才,但是不注意总结经验;另一类是教育理论工作者,他们大多从事教育理论研究,很少参与教育实践。这实际上也就指出了当代中国难出教育家的“症结”。那么,何谓“教育家”?有专家认为,一个有实践、有素质、有创造、有成就、有影响的教育者就是教育家。中央教科所所长袁振国认为,首先,教育家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有对教育的独到理解,有对教育理想的不懈追求;其次,教育家不仅有深刻的思想更需要有丰富的教育实践,可以说,教育家就是有思想的实践家;再次,教育家是改革的实践家,创新的实践家,他们善于发现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能够与时俱进,使自己的教育思想在改革实践中不断创新;第四,教育家是一个先行者、示范者、发动者,是能够提出学校发展愿景目标的设计师,是能够打造精英教师团队的精神领袖,是一个追求卓越办学成就的领跑人;第五,教育家必须是人性丰富、人格完善、人品高尚的人,真正的教育家,留给人们的是思想,更是人格。【运胜批注:把教育家拔得太高了,让想成为者有很大的畏难情绪,想成为教育家我想还要有一定的机遇。】二、蔡林森其人纵观蔡林森的人生历程,大体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60岁前。他响亮地提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让每一位家长满意”的办学理念,创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推行“从初一年级抓起,从新生进校第一天抓起,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和“承包教育教学质量”等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把洋思这所“三流设施、三流生源、三流师资基础”的村联办学校打造成了一面全国素质教育的旗帜,创造了“洋思教育的奇迹”,原江苏省教育委员会和泰州市委、市政府分别作出了学习洋思的决定;蔡林森本人也成为了全国劳模、全国十大明星校长、两次受到江泽民总书记的接见。【运胜批注:坚持这个不动摇。】第二阶段,60岁—66岁。在泰兴市委、市政府领导的一再挽留下,蔡林森同意继续担任洋思中学校长,工资一分不多拿,奖金拿教师奖金的平均数。在这6年时间里,蔡林森带领洋思开设“生活课程”,加强教师的“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和“合作式教学”,继续深化素质教育,《中国教育报》在2004年推出《因为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