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正确读写“后羿、逄蒙、威逼、树影婆娑”等词语。3、通过各种形式的品读课文,感受后羿嫦娥的优秀品质和逄蒙恶人形象。教学重难点:通过品读课文,感受后羿嫦娥优秀品质和逄蒙恶人形象。教学过程:一、赏“月”吟诗,引入新课1、投影出示《月之图》在中秋的夜晚,看着一轮圆圆的月亮从水面升起,我们心中会不由冒出许多的诗句来,比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比如……(学生补充)提到月亮,我们都会想到一个与之息息相关的节日——中秋节、关于月亮,关于中秋节,有许多美妙动人的传说和神话故事,今天,咱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个——《嫦娥奔月》。2、学生齐读课题解题:奔,奔向。“奔”是个多音字,这里读第一声。3、学生对课题质疑:(1)读了课题,你产生了什么疑问?(2)带着疑问观看视频,初步解疑。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情况(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2)认读生字词。(大屏幕出示)(3)讲解重点字词。2、朗读课文,弄清故事大意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并思考:(1)你觉得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后羿嫦娥逢蒙(2)大屏幕显示的练习。2、针对学生回答及时引导,引导学生说出故事的主要情节:射日英雄后羿的徒弟逢蒙想偷后羿的仙药,嫦娥为了不让逢蒙的奸计得逞,自己吞下仙药,飞到月亮上,被迫和后羿分离。三、精读课文第一段过渡:我们都知道,嫦娥是吃了仙药飞天的,可是仙药又是从何而来呢?这呀,又和另外一个很有名的神话故事有关——后羿射日。让我们一起看看当时后羿这位大英雄是如何射日的吧!1、文中哪几自然段是描写后羿射日的?第1、2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段。其他同学思考:你读懂了什么?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2、交流(1)抓住“直晒”、“冒烟”、“实在无法”等词语,体会十个太阳的危害。①后羿为什么要射日?什么叫做“苦难”?为老百姓解决苦难(痛苦和灾难)②你从哪些字、词可以看出老百姓生活在苦难中?(2)抓住“登上”、“运足”、“拉满”、“一口气射下”等词语,体会后羿的力大无比,为民造福。①后来有位大英雄出现了,他是——后羿,他又是怎样为老百姓解除苦难的?拿笔画出有关动词。登上、运足、拉满、一口气射下(射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呢?嗖-嗖-嗖表现了什么?)(箭的速度快,力量大;后羿箭术精湛)②那这些动作应该怎么读?你把第二段前两句读一下。③从这些词你觉得后羿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力大神勇、为民造福3、有感情地齐读,要读出人民的苦难,更要读出后羿的英勇。4、延伸到写作方面。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认识了一位力大无穷、为民造福的射日英雄——后羿,下节课我们再来仔细地研究课本,看看嫦娥、逄蒙是怎样的人。五、作业设计1、给爸爸妈妈复述课文内容。2、联系课文内容,思考嫦娥和逄蒙分别是怎样的人,父老乡亲们又为什么非常想念嫦娥。3、搜集你喜欢的神话故事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