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为学生”-----《旁门正道》读后感 国培让我有幸拜读了杨东教授的《旁门正道》一书,读后让我茅舍顿开里面简单而精辟的语言字字铿锵有力直击教育者的心声。我们知道,曲径可通幽,此书正是告诉我们教育者旁门亦可正道。那怎样在旁门中寻找到正道呢?一、作为老师,我觉得可以将事情化繁为简。 教学是老师的职责,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只有快乐的工作才会快乐的生活,而快乐的生活亦可促进快乐的的工作。世界太多的纷扰,最易得,也最难得的财富是: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师更需要的事一张简单的书桌,静下心来做事。如何静心呢?可以想想这两点:这辈子永远会有钱不够用的感觉;这辈子永远做不到所有人都说我好。二、教学方面,教师应学会盯住教育的核心,避免“死整”和“整死”教学中抓住了重点,才会简单,才会轻松点,才会高分点。 老师少讲,学生多“干”,学生积极自主的参与学习,才是课堂教学变革的关键。阅读教学,没有阅读量的拓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考试分数都会很有限。“长文短教”、“课文简教”、“单元整体教学、”“海量阅读”、“从整体理解”到“自主理解”等教学模式的改革都值得我们去实践。 三、在教育中我们喜欢崇拜西方的教学,结合现状总结如下。书中介绍中国的学校喜欢花巨资建豪华的校门,学校的走廊,过道,楼梯放满书籍,课堂中老师有时讲着学生“不能懂”的话,生活中让学生做“不会做”的事,而教育应当是基于学生现实的接受水平。因而有人开始崇拜美国的把最高分给“最懒的学生”,老师故意传授错误的知识,学生可以把双腿翘在课桌上于老师对话...这不是学生适应“标准化的教育”,而是教育适应“永远差异的学生”。美国课堂教学看重做中学、问中学、议中学,以学生为主题。中国教学看重书中学,听中学,背中学,练中学,以知识为主题。教育主题是老师,教学主题是学生,只有老师把教改为学,学习的效率才会提高。简简单单教书,回归教育“为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