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同身受忆母爱 ——《怀念母亲》情感体验引导小思 颍东区新华办事处 苗亚男 《怀念母亲》是我国已故著名语言学家,国学大师季羡林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写了作者对两位母亲——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的深情回忆,表达对母亲的深切怀念。教学本文,引导学生感悟蕴含在字里行间的这种情感,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如何能有效完成这个教学重点呢?我采取了感同身受回忆母爱的体验策略。 之所以制定这一策略,是有一定原因的。一,我班学生绝大多数是留守儿童,有的学生在两三岁甚至一两岁时,父母就外出打工,一年之中母子难得相见。二、孩子父母常年在外,难免有思乡之情。针对这种情况,我提前布置任务:1、与父母电话沟通,询问他们对家乡对家乡亲人的情感;2、写一篇小文章,通过具体的事例表达对父母的思念。学生经过充分的准备之后,于是便储存了由此及彼,心心相通的情感前提,也为课堂积极回答问题做了铺垫。 讲课过程中,当我问到本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时,学生踊跃举手,畅所欲言,很轻易也很准确的说出了答案。然后,我进一步询问,你是怎样体会到的,有的学生说是从文章有关语句感受到的,很大一部分学生说,我们其实也有这样的经历。听到这句话,我便把我当初布置作业的目的告诉学生,学生纷纷点头,表示确实如此。至此,也就达到了我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的目的。 由此可见,教学有没有效果,能不能取得高效,方法很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