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分析基础课程教案课程名称电力系统分析基础本门课程学分4本课程总学时:64其中:讲课: 64 学时实验: 0 学时课程号0110305课序号课程属性必修课( ∨ )选修课( )实践环节(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 ∨ )实践课( )授课对象年级3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书教材名称出版社作者出版时间电力系统分析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李庚银等2005参考书出版社作者出版时间电力系统稳态分析水利电力出版社陈珩1995电力系统暂态分析水利电力出版社李光琦1995电力系统分析(第二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何仰赞2002本课程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1.电力系统的组成和运行;2. 电力系统主要元件的数学模型与参数计算;3. 电力系统潮流分布的物理特点和计算的基本方法。4. 电力系统频率和电压的调整;5. 对称和不对称故障的基本分析方法。教学难点:1.电力系统潮流分布的计算机算法;2.水火厂负荷最优分配与调频计算3.无功电源最优分布与调压计算4.对称分量法与不对称故障的分析计算授课教师职称院系、教研室电气工程学院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教研室注:表中( )选项请打“∨”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课程教案(1)一、讲授题目: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二、教学目的:作为平台课程,涉及的专业学生不同,应在课程的开始全面介绍电力专业的相关课程内容,让同学门对专业课程有个初步了解,以便选修相关课程。通过本章内容的讲解,使学生对电力系统的组成及发展历史和方向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引起同学们对专业课程的兴趣。三、重点与难点:重点:1)介绍电能变换和电源构成。2)介绍新能源技术及我国电网的发展蓝图。3)理解同一标称电压下,不同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有可能不同。4)熟悉中性点接地方式及运行特点。难点:1)小电流接地系统的特点与运行。四、教学手段:本章的内容比较多,单纯地靠板书无法给同学们一个深刻的印象,应采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引入大量的图片来讲解。五、教学过程、时间分配:教学过程时间分配教学内容学时数电力专业的相关课程内容介绍0.5电力系统的组成、运行特点和要求0.5电能变换和电源构成1.5新能源技术及我国电网的发展蓝图1.5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1.5电力系统接线及中性点接地方式1.5电力系统的负荷曲线及电质量1.0合计8.0六、实验:无七、习题:习题集 1-1、1-2、1-3、1-4、1-9、1-10、1-11、1-12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课程教案(2)一、 讲授题目: 电力网元件参数和等值电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