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化教学在品德与社会课中的应用阜阳市双河小学 赵萍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电化教学手段已悄然走进课堂教学,并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计算机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和普及,优化了教学手段,加大了课堂教学的密度,唤起了儿童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特别是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由于小学生认识水平有限,生活经验不足,对有些陌生的知识缺乏感性认识。那么在教学的关键之处,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直观教学,用动态的音、形、画使教学更形象、生动,促使学生理解和感染。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变教与学的效果。一、自制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是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开始阶段。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采用恰到好处的导入方法,可使学生在心理上形成最佳的预备状态,乐意学习。电教手段有其独特的优势 ,它能创设适宜的环境气氛与相应的电教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动学习的情感。在实践中,我常常利用电教媒体的声像直接感染学生,切入新课。例如在《我有一颗感恩的心》教学中,播放爸爸、妈妈和孩子的一段家庭生活细节,内容主要反映爸爸的无言和妈妈的唠叨,使学生真正理解、感受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言行举止中流露出浓浓的亲情。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刻被调到起来,营造了浓厚的探索学习氛围。二、精选像带,突破重点,明理悟到明理,是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依据教材的特点,让学生明白课文内容是什么,并进一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现代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而电化教育更有直观、形象、吸引人的优越性,利用电教媒体,可以把文字教材中的一些抽象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以形象、具体的画面呈现出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安全每一天》的教学中,将一些安全标志制作成动画形式,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三、音像感染,激发情感,升华认识激情,是指根据教学的要求,在学生学文明理的基础上,激发其道德情感,使认识得到升华,产生正确行为的内驱力,为转化道德行为奠定情感基础。激情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一首歌,可以是一束鲜花,可以是一个故事,可以是一封电子邮件……如在《我有一颗感恩的心》教学中,课堂即将结束时,我播放歌曲《感恩的心》,使学生感情得到升华,许多学生眼含泪花,跟着乐曲一起高歌。四、摄制特写,指导辨析,知行统一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效果如何,关键是看学生能否把客观要求内化为自我精神的需要,实现知行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