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生尊敬爱戴的老师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学院:张邦浩前 言:2014 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号召广大教师做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一、学习德育原理、融入核心价值 1、什么是德育“德育”一词的由来。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康德把“遵从道德法则培养自由人的教育”称为“道德教育”简称“德育”。1957 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2.美德可教吗?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知识可教,所以美德可教,但是不存在教授美德的专业教师 亚里士多德:美德类似技能,虽然不能以口授的方式教,却能以训练的方式教,通过榜样的示范和批判性指导下的实践来教。普罗塔哥拉:学习美德类似于学习母语,不需要专业教师来教。杜威指出:美德不可直接地教,但可间接地教,即通过直接的教学过程有意识地间接地渗透对学生的道德影响,直接的教适合于传递知识和培养技能……教育通过环境进行3.美德的伦理学要素知识:美德即知识。行为:美德最终要落实在行动上。情感:道德需要诉诸情感和态度。意志:道德归根结底是意志的体现。如:中国式穿马路”现象为何屡禁不止?4、学校德育的特点道德学习的基础是生活,学习的过程虽也需要一定的知识作为基础,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生活中行动、在生活中自己动手、动脑去解决道德难题。因此,如果没有学生这一学习者主体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德性的萌发、生长和精神的发育都是几乎不可能的。·课程育人:教师要有敏捷、强有力的育德能力·行为育人:教师要成为学生行为习惯的榜样·环境育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注文化建设杜威指出:道德教育应该贯穿在学校全部活动之中:⑴学校生活;⑵学和做;⑶学校1科目和课程。杜威又曾说:最高的道德动 机和道德力量不是别的,它恰恰是社会性的智慧——观察与理解社会状况的能力——和社会能力——经过训练的控制能力——为社会的利益和目标服务的工作,凡是能够阐明社会构造的事实,凡是能够增加社会资源的能力的培养,都是道德。二、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1.基础道德养成基础道德:关心他人、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热爱劳动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礼貌三步曲:尊敬所有的老师、尊敬提供服务的所有员工、尊敬父母以及亲属洛克认为:“教育应当注重德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