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管理的技巧和方法只有通过改变你对自己的想法和观念,才能够改变情绪化反应。只有把不合逻辑的观点抛开,才能够使自己从那些不良的情绪中解脱出来,无论是愤怒、妒忌、排斥还是沮丧。 人的情感对自己应对日常生活挑战的能力很关键。当感觉好的时候,你就能够处理好最繁重的任务,但是当你痛苦的时候,即使参与一个快乐的活动也会感觉到忧郁。 情感同样会影响我们同他人的关系,如果朋友告诉你一个悲惨的故事,你听了之后窃笑而不是看起来很悲伤或者担心,你就显得粗鲁而冷酷。反过来说,如果你听到朋友的笑话却在应该笑的时候皱了眉头,这就会因为各种原因冒犯他人 停下来处理一些小麻烦会让你觉得不舒服甚至不平衡。相反的,如果你对一个相对来说较小的好消息反应过度,人们也会怀疑你的成熟和稳定性。婴儿可以因为开心而尖叫或因为愤怒而嚎哭,但是作为成年人,我们必须要控制自己情感的外在表现。 如果你需要更有说服力地证明,情绪如何影响我们在面对生活挑战时的成功或失败的话,就想想那些著名的人物,他们有的因为没有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感觉而使事业失败。在 2004 年总统选举的一次主要竞选中,霍华德·迪恩在他(演讲时)结巴的那一刻,事实上失去了他的候选资格,那一段视频一夜之间在网上引起轰动。埃德蒙·马基斯在 1972 年的春季犯了类似的政治过失,他在新罕布什尔州的初选中获胜之后流下了眼泪(尽管他声称那是雪花在早晨的光线下的闪耀造成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眼泪在 2000 年后的政治世界里风行一时。希拉里·克林顿被认为缺乏同情心,直到她在回答完选民的问题之后眼睛湿润了一些(这次还是在新罕布什尔州),但是很多学者利用这一点来质疑她的真诚。这就有了共和党领袖约翰·博纳不断的感伤,他的眼泪好像是总也止不住。 这些例子说明了不仅是内在情感的外在流露影响我们在他人眼中的形象,而且这些情感表现也倚赖于文化规范。为了被认为是适应性强的人,我们需要坚持那些规范,避免因错误地谴责和嘲笑而造成的风险。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认为在所有文化中,人们共同经历和认同的有六种基本情绪(快乐、悲伤、惊奇、生气、害怕和厌恶)。但我们怎样表现、何时表现这些情绪在不同的文化规范中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就是所谓的表现的规则。 我们的情绪不仅影响他人对待我们的方式,也影响自己内心的幸福感。我们倾向于相信不管是经历了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情绪,都反映出我们控制之外的力量谴责一切事物,从基因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