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困惑与思考一、如何看待思想品德课教师的抱怨?教师抱怨的对象,通常指向两个方向:学生和社会。抱怨学生不符合自己的理想形态。抱怨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与自己的理想有冲突。1、抱怨,正说明教师对学生、对社会还怀有希望。表明教师们希望学生变好,希望社会变好。如果教师连抱怨都没有了,那就真的死了心了,彻底绝望了。对社会的道德有一种深切的关怀。其实,这种关怀,是与普通人一样的。大众都关怀社会的道德状况,对不道德的现象泛滥,表示出极大的担忧和愤怒。2、只停留在抱怨上,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因此,不能只停留在抱怨上,而要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管理中去,为社会管理提出合理的、积极的、建设性的意见。对学生来说,就要积极参与对学生的管理、对学生教育中去,努力改变自己的管理、教育方式。二、如何看待道德品质好的人,往往是获得待遇最低的?1、社会有责任、有义务,让履行道德义务的人的权益得到保障。社会如果不能保障履行道德义务的人的权益得到保障,长期下去,就会打击人们的道德热情,就会使道德境界不高的人放弃对道德的坚守。甚至,长此以往,会使整个社会认为,不履行道德义务是天然合理的。履行道德义务是傻瓜。我们社会不是有:“雷锋是傻子”的说法吗?这里有一个理论前提,就是道德义务到底是不是纯粹的?道德义务应不应该与权益、利益联系起来。纯粹道德义务论认为:履行道德义务,不要与权益、利益联系起来。非纯粹道德义务论认为:履行道德义务,要与权益、利益联系起来。我比较赞同后者。我认为,履行道德义务是为社会提供一种优质的服务。服务就应该得到报酬,就应该享受相应的权益,得到相应的利益。而且,这样有利于鼓励人们,尤其是鼓励道德境界不太高的人履行道德义务。子贡赎奴的故事。社会怎么保障履行道德义务的人的权益呢?第一,要有立法。要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对履行道德义务的人的权益的保障。第二,道德银行建设,值得探索。目前,有些城市已经做了这项工作。但就全国来说,范围不广,影响也不是很大。但这个做法,是行之有效的方式。2、道德不是幼儿园教师手上的小花。三、电视剧所传达的观念对学生的思想冲击很大,使思想品德教育难以取得成效。1、教师无法阻止电影、电视剧有一些与思想品德教育不一样的思想、观念和行为。2、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有针对性的引导。教师要看电影。教师要跟得上学生的步伐。然后,根据电影、电视剧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引导。要对学生能够进行正确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