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标的主渠道。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面对未来的需求,回顾我们学校的课堂教学,感到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新课标的实施,成为课程改革的瓶颈。要想很好地实施新课标,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必须从课堂教学入手。本文将对目前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办学条件、教师素养、学习习惯及课堂教学模式四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 课堂教学 教师素养 学习习惯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出台的许多理念与措施都体现了时代需要,迎合了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这轮的课程改革不仅是以往课程的延续与发展,而且力图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实现与国际教育接轨,为课程的国际对话提供一个平台,提供一个可能。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我们学校也逐步走向课程改革的大舞台。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课堂教学发生很大变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冷静中反思,我们学校的课堂教学现状如何?新课程理念是否在教学各环节得到具体体现?教师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发生本质性变化?这些问题引起了我们的思考。 一、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一)、学校办学条件简陋 。虽然我们学校校容校貌有了很大的改观,校园得到整治,各种教学仪器图书、设备都得到充实。然而离《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教学中课程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整体利用,要求具有相关的硬件设备还相差甚远。如信息技术设备、音体美教学设备、语音教学设备等学校几乎不具备,学校甚至连三用机、投影仪都没有,更谈不上教室里用上电视、广播、录音、电脑等。因此,如何呈现出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景以及联系学生日常生活进行教学或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有关问题等画面便成为难题。由于教学设备无法配套,想改变课堂的教学方式,激活课堂教学便有了一定的难度。 (二)、教学观念滞后。 由于认识上的不到位,学校部分教师对教育信息的了解和吸收重视不够,缺乏进修学习的迫切性,即使参加一些进修,又缺少对所学知识的“内化”。教研活动中他们一般注意具体方法形式的多,谈教学观念变革的少。因此,他们认为更新教学观念是“虚”的和“软”的,教学中仅满足于下功夫“磨”,强调“见多识广”地练,致使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尚保持“教者面面俱到地讲,学生消极被动地听”的格式。 (三)、教学方法传统呆板。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