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序言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电子设备已广泛应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必然导致它们在其周围空间产生的电磁场电平的不断增加。也就是说,电子设备不可避免地在电磁环境中工作。因此,解决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地适应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电磁兼容的中心课题是研究如何控制和消除电磁干扰,使电子设备或系统与其他设备联系在一起时,不引起设备或系统的任何部分的工作性能的恶化或降低。电磁兼容的关键技术在于有效地控制电磁干扰。电磁干扰地抑制技术是电磁兼容领域地重要课题,抑制电磁干扰的方法很多,电磁屏蔽是其中一种很重要的技术。电磁波进入屏蔽电子系统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通过系统的天线耦合进入系统,即所谓的“前门”耦合;二是通过系统上的孔洞和缝隙等进入系统,即所谓的“后门”耦合。由于通过前门耦合的能量有可能被系统的保护器件阻隔而不会对系统产生干扰或破坏,而系统的孔缝不可避免,所以,通过后门耦合进入系统,并对系统内的器件进行干扰或破坏是高功率微波能量进入目标系统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许多电子产品而言,没有屏蔽外壳就无法达到电磁兼容要求。然而,为适应通风、散热等要求,往往需要在屏蔽体上开孔,完整性受到破坏。这样外部电磁场通过孔缝进入屏蔽体内部,可能耦合到电路板的导线上,产生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压。通过对孔缝电磁耦合的数值仿真,计算屏蔽体内场的分布,有利于指导电路和器件的合理布局,使敏感器件避开场的峰值区域,提高电子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应此,研究孔缝耦合的屏蔽效能十分重要。Ansoft HFSS 软件是应用有限元方法的原理来编制的,可对孔缝电磁耦合的数值仿真,计算屏蔽体内场的分布,得出屏蔽体的屏蔽效能第二章 屏蔽效能的定义屏蔽的基本概念采用屏蔽措施,将那些对于电磁脉冲比较敏感的电子、电气设备及系统在空间上与电磁脉冲辐射环境相隔离,减小电磁脉冲场对设备及系统的耦合影响,是实施电磁脉冲防护的重要手段之一。所谓屏蔽就是用导电或导磁材料,或用既导电又导磁的材料,制成屏蔽体,将电磁能量限制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使电磁能量从屏蔽体的一面传输到另一面时受到很大的削弱。1.屏蔽效果的表示方法屏蔽体的屏蔽效果一般可以用一下两种方法表示。(1) 传输系数 T 传输系数 T 系指加屏蔽后某一测点的场强Es和H s与同一测点未加屏蔽时的场强E0 和H0 之比,即对电场 T e=Es/E0对磁场 T m=Hs/ H0T 值愈小,表示屏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