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我国发生的不同种类的城市灾害城市地质灾害1.地震地震是城市面临的第一大天灾,强烈的地震不仅会造成大面积房屋倒塌、工程设备破坏、人畜伤亡、交通阻断,而且时常生成山崩地陷,诱发火山、海啸、泥石流以及火灾等一系列次生灾害。20世纪以来,至少有 35 个国家的数百个大城市遭到地震灾害的严重破坏。根据 1990 年颁布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中国训度以上的地区面积达 312 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 33%。有 45%的城市(包括城镇)位于训度和训度以上地震区内。2008 年,全年实际发生各类地质灾害 2.7 万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183.7 亿元,死亡 656 人。全年大陆地区共发生 5 级以上地震 87 次,成灾 17 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8523 亿元,死亡近 7 万人。其中,四川汶川地震震级达 8.0 级,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8451 亿元。2.泥石流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是世界上对城市危害比较严重的地质灾害之一,它仅次于地震灾害。城市崩滑流灾害对人类具有多种危害,主要包括:导致人员伤亡,破坏城镇、矿山、企业、学校、铁路、公路、航道、水库等各种工程设施,破坏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中国中西部地区大部分城市处于崩滑流的包围之中。2010 年 8 月 7 日,甘肃舟曲县出现局地突发性强降雨,1 小时最大降水量达 77.3 毫米,超过舟曲县 8 月平均降水量,舟曲县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县城区 1850 多间商户被掩埋或遭受水淹,总面积超过 4.7 万平方米,经济损失达 2.12 亿元人民币。其中,被泥石流冲毁掩埋 650 间,面积 1.2 万平方米,经济损失 3200 万元人民币;被洪水淹没商铺 1200 间,面积 3.5 万平方米,经济损失 1.8亿元人民币。3. 地面沉降地面变形灾害包括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和地面裂缝,广泛分布于城镇、矿区、铁路沿线。地面沉降活动始于 20 世纪 20 年代,但当时只限于沿海个别城市,50 年代以后明显发展,70 年代急剧发展,成为影响人民生活、妨碍城市建设的重要环境问题。全国地面沉降量超过 200 毫米的地区达到 7.9 万平方公里。地面沉降的区域主要有三大片区,一个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浙江、江苏和上海,一个是华北地区,另外就是山西-陕西的汾渭地区。上海地面沉降的历史较长,幅度较大,地面沉降累计达 2.63米,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从 1921 年到 1965 年上海市区总共沉降了 1.69 米,如果当时没有开始治理沉降问题,上海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