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雨花台》观后感VIP免费

《雨花台》观后感_第1页
1/2
《雨花台》观后感_第2页
2/2
《雨花台》观后感 15 级文体学姚晓楠 一阵刺耳的铁门拉开声中,话剧《雨花台》在京杭会议中心正式上演。两个小时的演出,以三个审讯室为主要场景,在暗无天日的监狱中,恽代英、冷少农、许包野、施滉等烈士一一登场,面对敌人的恩威并施,他们坚守理想、坚守信仰、顽强斗争、宁死不屈。 整场演出,观众沉浸在震撼和感动中,用掌声和泪水向烈士致敬。 在这部话剧表演的过程中,始终有这样一个问题在拷问着我的内心:如果换做我,面对生死抉择,是否能够忠贞不渝、宁死不屈。 我一遍遍地问自己这个问题。灯光一暗下来,紧张、压抑的气氛让人感到呼吸困难。灯光、音效、布景,以及别出心裁的现场视频采集和投影,与凝重的空气一道,达成了这样一种效果:一方面我们能够把精力聚焦到表演和故事本身,另一方面又在每时每刻把自己同英烈、把我们所处的时代与剧中反映的时代作对比。 首先感到的是庆幸。谢天谢地,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安定的时代,不会经受严刑拷打,不必承受生离死别,不用在背叛与偷生之间抉择。袁咨桐,先后三次被捕,牺牲时年仅 16 岁,在剧中担心扛不住敌人的拷打,为了严守秘密宁可自杀;恽代英革命先驱,虽然被叛徒出卖,但在狱中得知党组织没有被敌人破坏时欣喜万分;许包野和施滉,两位省委书记,在狱中拿到自己妻子的照片时,一句“她也老了”的轻叹,泪流满面......“面对敌人坚强不屈”,从小英雄故事就是这样讲的,大家都习惯了这样的设定;然而不要忘记他们也是人啊。也是普普通通,有血有肉,有知觉有感情的人。当他们面对夫妻爱情、父母恩情、战友真情,面对生死与存亡,有一种超乎其上的坚守,那就是信仰。 他们都是那个时代最优秀的最有前途的青年,他们本可以走出牢笼,拥有自由,拥有安定体面的生活,不必承受这所有第 1 页 共 2 页的苦难。只需要说出“宝尔”是谁,或者更简单地,在悔过书上签字,或者更简单地,声名自己今后不再参与政治活动。然而他们毅然选择了用生命去捍卫信仰。这种信仰就是“国不可以不救,他人不救则唯靠我自己”。 记得老师在党课上讲过入党动机,他说正确的入党动机只有一个:真诚地信仰。在那样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革命,坚持信仰,我想没有人觉得是为了名、为了利;这就是将生死置之度外,就是愿意以一己之牺牲,换取人民的生存和幸福,换取国家的生存和强盛。你会明白为什么共产党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你会理解星星之火何以燎原。把我们的时代和剧中的时代作比较,好像多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雨花台》观后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