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读准本课 8 个生字和 9 个词语的音。认识“司、假、慌、喊、举、砸、破、救”8 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通过看图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及司马光砸缸的过程,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4.从司马光破缸救人的故事中受到启发,遇到事情要像司马光那样不慌张,支脑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教学重点1.读准本课的生字及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让学生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和司马光砸缸救人的词句,知道司马光是一个遇事不慌、勇敢聪明的孩子。教学难点学习司马光这种逆向思维的方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了解人物1.导语:同学们,在距今九百年前,也就是在我国北宋时期有一位历史学家,他就是司马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述的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事。(板书课题,请学生读准“司”。告诉学生“司”是“司机”的“司”,在这里与“马”组成复姓。再请学生读准“光”的音。提示“光”的音。提示“光”的笔顺。学生完整地读课题。2.哪个同学对司马光有了解呢?请你说一说(出示司马光图片,学生简介)。今天我们就是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为什么要救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借助图画,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1.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标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2.出示本课的生字词,学生自由认读,小老师带读,开火车朗读。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如换偏旁、猜字谜、组词识字等。4.指导学生看图。(1)通过初读课文,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什么?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知道哪个孩子是司马光?(2)学生简述画面的内容。师小结:观察图画时我们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并且注重详略得当。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1.指名读课文,说说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相机学习词语:古时候(轻声) 一口水缸 一不小心 举起 使劲 砸破 得救 假山对学生掌握不熟练的词,多读几遍。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读了这段,你读懂了什么?(2)“古时候”是指什么时候?出示生字卡片“古时候”,帮助学生理解“古时候”就是很久以前。(3)让学生说说,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篇课文要写谁的事情。(4)回到课题,是以人物的名字作为课题的。3.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指名读,深入地思考:你读懂了什么?(2)再次看图,假山和水缸在什么位置?请你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3)结合书上的内容和图上的画面,请你说说:这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