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毕淑敏曾把爱情比作脚,而把婚姻比作鞋。也许别人看来十分漂亮的鞋却不合自己的脚,因而便会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夫妻离异的家庭。作为父母,离开痛苦的婚姻后也许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但却把痛苦的种子悄悄地植入了孩子们的心田。 一、现象录入 家庭的不完整、亲情的淡漠,给这些孩子带来了严重的自卑感,心理脆弱、性格怪僻,缺乏同龄孩子的热情与活力。主要现象有: 1、规范养成较差。 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学校尽管也和其他同学一样,受到行为规范方面的教育,但由于回家后的督查不够到位,他们所了解的行为规范得不到有效的巩固,上学时便比其他同学更容易犯同样的错误。克制力好一点的学生即使在老师和同学们面前做到了,在其他场合又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班上有个叫杨琪的学生,她生得眉清目秀,学习成绩不错,班干部工作也非常负责任。她值日的那天教室的卫生抓得特别好。可家访中得知,父母离异后,双方都远走高飞,没人愿意带着她。她只好跟着外婆生活,早上起床从来不叠被子,更不用说收拾房间了。在学校对老师彬彬有礼,在家对外婆却大呼小叫,动不动就砸盆子摔碗。外婆觉得孩子没有爸爸妈妈疼爱实在可怜,总是让着她、哄着她。旁人谁批评她,她就跟谁急,弄得没人敢惹她。 2、心理孤独自卑。 单亲家庭的孩子,似乎有一个共同的弱点,就是心理孤独自卑。他们不愿意参加班集体的活动,更不愿意在公开场合抛头露面。总是觉得矮人一截,不敢大胆地表现自己,常常沉默寡言。这种特点在课堂讨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新课程标准下,课堂的主体地位已逐渐还给了学生,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机会更多了。当这样的机会来临时,其他同学都表现得非常主动活跃,课堂气氛也很热烈。但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单亲家庭的孩子,他们似乎只是个旁观者。或者呆坐着,或者毫无目的地翻看着课本。即使其他同学邀请他们参与,他们也只是懒懒地应付着,且表现出极不耐烦的样子。班级的其他集体活动,如外出春游、搞调查研究等,他们更是找出各种各样的借口不参加,有的干脆连假也不请,根本不在乎老师和同学们的看法。 3、性格怪僻离群。 单亲家庭的孩子,或者周围的人过分迁就他们,或者无人管教,常常表现得很任性,多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性格怪僻离群。这些孩子特别敏感,遇到一点点小事便觉得万分委屈。 开学初,我领着学生逐条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明确强调初一新生每天上学时必须佩戴红领巾、校徽,不得佩戴任何首...